据新华社消息,7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中听取了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情况的汇报。
会议指出,要着眼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该产业领域出现的各种非理性竞争现象,坚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具体来看,会议强调,要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督促重点车企落实好支付账期承诺。要着力健全规范竞争的长效机制,加强行业自律,更好发挥标准引领产业升级作用,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质量等增强竞争力。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加剧,供需矛盾激化下的市场“内卷”持续向产业链纵深蔓延。今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再次将行业“内卷”话题搬至台面。
全行业反“内卷”士气空前高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文吐露行业困境,直指钢企因“内卷”带来的利润下滑、账期延长而生存困难。
目前,国家层面已然出手。6月9日,工信部装备一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优先从质量监管层面解决“内卷后遗症”,对于经检验检测相关产品不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要求、违反生产一致性管理要求的企业,采取公开通报、暂停相关产品《公告》、暂停企业新产品申报等处理处罚措施。
困扰供应链、经销商企业已久的账期问题也迎来实际监管措施。当全行业质疑各车企所承诺的“60天”账期系文字游戏之时,7月9日,工信部“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上线,监督车企承诺之后的落实问题。
当前,行业形势依旧严峻。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日前指出,今年1-5月,在汽车行业收入同比增长7%的情况下,利润却仍以两位数降幅下滑(-11.9%)。当前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3%,较1-4月的4.1%有所改善,但相较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5.7%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数据指出,2025年6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6.6%,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9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景气度有所下降。
为了全行业的稳健发展,不少车企高层已公开表态。岚图汽车CEO卢放7月17日表示,坚决支持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坚决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并表示,岚图汽车将继续从品牌打造、技术创新、产品品质、用户体验等维度发力,提升产业价值,共创健康和谐的产业生态。
赛力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兴海日前表示,内卷式竞争危及供应链稳定,降低零部件质量和安全标准,削弱企业自身盈利能力与创新投入,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而赛力斯一直秉承开放合作、合作共赢理念,坚决反对内卷式竞争,积极响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倡议。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日前表示,内卷是最低级的竞争行为,是经济界、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自杀式恶性竞争。为此,他鼓励汽车企业同行间相互监督,相互尊重,同行间的竞争应当建立在依法公平、透明竞争基础上的比赛。
行业规范志在必得,二级市场信心有所提升。7月17日,汽车整车板块多股见涨。截至发稿前,A股方面,海马汽车领涨,众泰汽车、江淮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广汽集团等跟涨;H股方面,东风集团股份涨超5.2%,吉利汽车、理想汽车-W、零跑汽车、小鹏汽车-W等跟涨。汽车零部件板块,浙江黎明涨停,浙江荣泰、上海沿浦、亚普股份等跟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镜安
编辑: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