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终于来了” 有人说“仓促” 深圳新商场掀大浪花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5-07-18 10:59

42万人次,刷新宝安商业地标的热度纪录!7月12日,深圳新上线的宝安大悦城,热浪裹着人潮翻涌。火爆的人气让这座新开业的商业体,迅速占领了无数深圳人的社交媒体。有人吐槽“挤到信号都断了”,有人在晒“终于等到你”的九宫格。在深圳这个从不缺MALL的城市,一座新商场凭什么能掀起这么大的浪花?

一块“拼图”的归位:从“中转站”到“目的地”

在深圳的商业版图上,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坐标。而灵芝,长期以来更像一个功能性的“交通枢纽”,作为地铁5号线与12号线的交汇的黄金节点,拥有优越的交通条件和庞大的人口基数。然而,却始终缺少一个能够承载其消费能级,将巨大流量就地转化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以前我们开玩笑说,灵芝人对宝安其他商圈的贡献率最高。”家住附近中洲华府的刘先生,一语道出了片区的尴尬,“不是不想在家门口消费,是没得选,只能去壹方城、海雅缤纷城,甚至更远的大仟里。”

图片

深圳商业重心一路向西,宝安已形成以宝安中心区为核心,辐射至沙井、西乡、空港会展等多区域的商业格局。目前宝安区拥有商业综合体近 40 个,商业总量超 310 万平方米,总量位于深圳之首,但此前,灵芝片区一直未能充分释放其消费潜力。

如何留住消费力?这是灵芝片区悬置已久的一个问号。深圳大悦城的到来,如同一块关键拼图的归位。25万平方米的体量,超400家品牌的聚合,它搅动了格局,也“喂饱”了期待。

热浪下的“微表情”

行走在大悦城,你能感受到它在“讨好”顾客方面下的功夫。区别于传统商场一览无余的“大通铺”式设计,这里的动线和空间被巧妙切割,移步异景。随处可见的艺术装置,大多没有设置围栏,鼓励人们走近、触摸、互动、拍照。一位妈妈正引导着孩子与一个巨大的抽象雕塑玩捉迷藏,旁边,几位少女则在精心布置的“打卡点”前,寻找着最佳拍摄角度。“拍完照马上发到朋友圈,已经有朋友问我这地方在哪儿了。”在现场,几位刚拍完照片的年轻女孩告诉记者。

“品牌确实有惊喜,引进了一些首店和潮流集合店,避免了‘千店一面’的审美疲劳。”一位时尚博主在现场边逛边拍,“看得出它想抓住年轻人的诚心。”而这份诚意,早已被熙熙攘攘的人流所印证,从餐饮店门口蜿蜒的长队,到儿童游乐区里此起彼伏的笑声,巨大的客流本身,已是对大悦城吸引力的最直接投票,而推行宠物友好的暖心举措,更是精准捕捉到了当下都市青年情感消费的脉搏。在“它经济”火热的今天,允许带宠物逛街,这一个动作足以在养宠青年心中怒刷一波好感,但也有消费者反馈像“拉布拉多”这样的中大型犬“闯关失败”,没能顺利进入商场。

图片

在庞大复杂的空间叙事之外,真正考验运营功力的,是服务和体验的细节。记者走访发现,商场配套设施的完善度,在此次大客流中得到了好评:女性洗手间配置充足,即便在电影散场高峰,也未出现过长排队;保洁人员高频次维护,保障了环境整洁;服务台与停车场的工作人员,其专业与效率也获得了不少市民的肯定。“小姐姐专业又温柔”;停车场车位充足、引导清晰,即便车流密集,也能较快完成入场与导航。

开业“高光”下的审视

开业首日的热度是滚烫的,但对于身处其中的消费者而言,体验的颗粒度,就在这喧嚣中被放大。

“人挤人,手机信号从5G掉到E网,想发个朋友圈都得找角度。”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的“吐槽”,引来一片共鸣。新装修空间里尚存的气味,以及部分区域因设计风格而略显昏暗的通道,都成为这场狂欢中不甚和谐的“微表情”。

图片

热力与摩擦力,往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深圳的消费者展现了他们成熟而“严格”的一面。有美食爱好者指出,目前的餐饮品牌组合“选择够多,但惊艳不足”,与壹方城、海雅缤纷城等成熟商圈相比,在引入“网红级”餐饮品牌上仍有进步空间。“慢慢来,家门口的商场,我们对它要求更高,也更觉珍贵。”市民刘女士坦言,开业首日的热闹景象已足够让人欣喜,但新起步总有磨合的过程,她期待商场能沉淀出更丰富的业态、更贴心的服务、更优质的体验。

在深圳,商业竞争是一场永不落幕的马拉松。从福田CBD的繁华,到南山后海的潮流,再到宝安中心的崛起,每一个明星商圈的诞生,都重塑着城市的消费地理。它们不仅是经济的引擎,更是区域文化的容器与市民情感的寄托。大悦城以一个漂亮的姿态入场,引爆了话题,也验证了深圳西部市场的巨大潜能。然而,当开业的喧嚣声散去,真正的考验,是能否构建起不可替代的价值生态和能持续生长的生活场景共同体,成为人们奔赴的理由。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潘莹瑜 

实习生 侯舒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