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实习生何昕怡 龙华区深化实施青年人才集聚工程,给予符合条件的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3万、5万、10万元落户补贴,青年人才最高可领取安家补贴等奖励85万元。7月17日上午,龙华区举行“龙舞华章”人才系列政策发布暨百场宣讲活动启动仪式,新发布的“龙舞华章”人才系列政策,人才奖励最高达300万元,创业资助最高达1500万元。随着市区加码人才引进力度,展示了深圳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渴求和重视。
人才奖励最高达300万元,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
为营造最好的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7月17日上午,龙华区举行“龙舞华章”人才系列政策发布暨百场宣讲活动启动仪式,以最大的诚意、最优政策、最好的服务,向全球发出求贤若渴的龙华强音。“龙舞华章”人才政策自2014年出台以来,12年内历经四次升级。7月17日,新发布的“龙舞华章”人才系列政策涵盖经济社会发展11个专项政策。与往期政策相比,全新升级的人才新政在覆盖面、制度延续性与灵活性,以及支持力度方面具有“六个更加”的比较优势。
此次龙华区发布的“1+11+N”人才政策体系纵向覆盖顶尖人才、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工匠人才等群体,横向涵盖教育、卫健、文体、社工等领域,形成“塔尖引领、塔腰支撑、塔基稳固”的人才金字塔格局。优化升级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专项政策,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制定S、A、B、C四类人才认定标准,人才奖励最高达300万元,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
创新实施青年人才“百优培养计划”,开展校企联合定向培养,打通青年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晋升通道,让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深化实施青年人才集聚工程,给予符合条件的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3万、5万、10万元落户补贴,青年人才最高可领取安家补贴、英才津贴、科研补贴等奖励85万元。大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只收梦想,不收租金,推出“万房筑梦”“万平共享”计划,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最长2年的免租空间,最高1500万元的创业资助。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深化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探索深港人才交流互认,着力打造最优人才发展环境和科技创新生态。
此外龙华区升级“尚贤卡”服务保障办法,高铁出行有便利、看病就医有绿通、住房入学有保障、文体服务有优惠,着力解决好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人才办事无难、生活无忧。
此次活动上,龙华区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在全市率先出台定制化培养卓越工程师方案,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构建“政校企”联合培养体系,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有限公司、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市区龙头企业合作,共同培养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卓越工程师。
活动还授牌“投资龙华第一站”“人才服务站”,及聘任一批“人才推介官”,以贴心暖心服务着力打通服务人才“最后一米”。龙华区以最大诚意广聚天下英才,着力推动产业和人才双向奔赴、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深圳各区相继出台人才新政,市区加码人才引进力度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深圳各区今年也相继出台新的人才政策,随着市区加码人才引进力度,展示了深圳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渴求和重视。近年来,深圳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政策体系,努力营造人才宜居宜业环境,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提供坚强人才支撑。今年初深圳出台新政,将应届生求职免费住宿延长至15天,推动实现“从一张床到一套房”的全方位保障。
深圳各区结合产业结构、发展重点和现有人才基础不同,采取差异化的人才政策,形成 “全市统筹、各区协同”的人才发展格局。比如,龙岗区今年5月推出《龙岗区支持青年人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围绕青年人才全周期发展需求,推出20条硬核支持政策,涵盖“优惠试用、优享生活、优岗就业、优质创业”四大板块,打造青年人才就业创业的优选地。对新引进入户的35周岁以下国内外重点高校的本科、硕士人才,分别给予最高3万元、5万元的生活补贴;博士人才则按深圳市有关政策补贴10万元。在龙岗区工作满3年的青年人才,还将额外获得1万元岗位奖励。在住房方面,实施“青龙栈”青年公寓计划,青年人才可申请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标准为市场参考租金的60%左右等。
宝安区也针对来到宝安落户、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推出了一系列人才补贴福利,与租房优惠形成“组合拳”,对人才给出真金白银的福利。比如,初创企业补贴高达10000元/人,自主创业人员在本市创办初创企业,并在其初创企业连续正常缴纳社会保险费6个月以上的即可申请。自2024年起,为了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宝安区为符合条件的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设置了一次性的奖励补贴,补贴标准为本科15000元/人、硕士30000元/人。
《福田英才荟政策(2025)》则鼓励福田区重点用人单位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按照大专生每人1000元/月(限深圳院校应届生和深圳生源),本科生每人1500元/月,硕士生每人2500元/月,博士生每人4500元/月给予实习基地补贴,每名实习生补贴累计不超过6个月。港澳台籍实习生补贴提高50%。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机构)设立高端岗位用于自主培育高级管理和研发人才,对获聘人才给予不超过80万元支持等。
在深圳的发展中,人才聚集效应与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近日智联招聘公布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发展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大湾区招聘职位数占全国总招聘职位数12%,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深圳、广州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引擎作用和人才聚集效应,其中,深圳招聘职位数在大湾区占比为35.2%。穗深地区拥有众多知名行业龙头企业,人才需求量较大。总体来看,大湾区的流入人才与区域重点布局的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招聘需求高度契合,产才融合程度较高,体现出区域产业与人才结构之间的良好匹配。
人口规模的稳步增长印证着深圳的城市吸引力。2024年,深圳常住人口增加19.94万人,增量位居万亿城市首位。过去10年,深圳人口从1318万人增长到1799万人,增量近500万人,位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目前,深圳各类人才总量超700万,技能人才406万、留学回国人员22万、高层次人才2.6万,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