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叫停网约车无序低价竞争,不得强迫司机接“一口价”订单

南方都市报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5-07-18 18:00

在外卖补贴战如火如荼之时,网约车也正处在低价竞争的“泥淖”。南都记者获悉,日前,广东清远、江西鹰潭、浙江宁波等多地召开网约车座谈会,就低价竞争等问题约谈部分网约车平台。与此同时,多地网约车运力过剩的问题还在持续,近两年,多地发布网约车市场运力饱和预警,提示司机谨慎选择进入该行业。 


严禁平台变相强制司机低价接单 

7月14日,清远市交通运输局对滴滴出行、花小猪打车、高德出行3家网约车聚合平台进行约谈。约谈提到,近期收到网约车司机大量投诉,主要涉及订单价格偏低、平台抽佣高问题。“聚合平台利用其流量优势收集了市民出行信息,掌握分派订单的权力,随意调整让利价格和派单规则,部分聚合平台为抢占市场份额,甚至出现打‘价格战’的情况,导致网约车平台、网约车司机基本权益受损收入降低,涉嫌利用不正当价格行为扰乱市场秩序。”

约谈提到,同时,聚合平台未依法履行落实许可信息核验责任。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清远市非合规订单大部分来源聚合平台派送,聚合平台未按照相关工作要求落实对接入的网约车平台、网约车和驾驶员经营许可情况开展核验,扰乱网约车市场秩序。

约谈提出,网约车聚合平台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体系,不得为抢占市场份额而利用不正当价格行为扰乱市场秩序,保障网约车驾驶员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自觉清退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定期将接入的平台基本信息、投诉举报处理、网络安全自查情况向相关部门报告。优化调整让利价格和派单规则,不得强迫网约车司机接“一口价”订单。三家网约车聚合平台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盘接受整改意见,将立即开展自查自纠。

同日,江西鹰潭市交通运输局召开强化网约车行业监管联席会,市有关部门及滴滴出行、万顺叫车、T3出行、曹操出行等相关单位和网约车平台企业参会。会议提出,鹰潭全市已有17家网约车平台企业,随着网约车数量的增加,部分平台为抢占市场份额,利用“优惠券”、降低单价里程等方式降低价格,出现恶意低价竞争的苗头。

会议要求各网约车平台一是停止低价竞争行为,合理制定运价规则,严禁通过“一口价”、低于成本价、派特惠单等方式变相强制司机低价接单,不得通过优惠活动提高抽成比例,平台调整运价规则时应提前进行公示。二是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发现平台内出现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应在24小时内进行处置,采取暂停违规车辆接单、下架违规广告等措施,并及时将相关情况上报监管部门。

此外,7月9日,浙江宁波召开全市网约车平台座谈会,宁波市出租汽车协会网约车分会通报了近期行业情况,指出了当前存在的违背行业自律公约、擅自调价、恶意虚假下单等问题。会议要求各平台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规定,杜绝恶意无序低价竞争,共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

 

多地网约车运力过剩加剧低价竞争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截至2025年5月31日,全国共有385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3家。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5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7.70亿单,环比增长5.9%。其中,面向乘客、与网约车平台公司共同提供服务的平台(俗称“聚合平台”)完成2.79亿单,环比增长5.6%,占总订单量的比例已经达到36%。

供给增加的同时,多地网约车运力过剩的问题还在持续。一些平台在需求低谷时(如非高峰时段)推出“一口价”“特惠快车”等低价产品刺激需求,致使车辆营运水平处于低位。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发布的《2024年全国网约车市场年报》披露,2024年网约车司机小时收入(IPH,司机扣除平台抽成及信息费的所得)抽样数据为27元左右,相较于2023年年报的抽样IPH值31元之间,有约12.90%降幅。

近两年,多地发布网约车市场运力饱和预警,提示司机谨慎选择进入该行业。例如广州市最新发布的统计显示,2025年5月,全市网约车单车日均订单量约13.92单,单车日均营收约359.02元,较年初的400元/日对比呈下降趋势,网约车市场供给趋于饱和,市场经营压力较大。同期,成都市网约车单车日均订单14.85单,单车日均营运收入约335.4元(未扣除平台抽成、车辆租金及能源消耗等成本),环比同样下滑。营收下降进一步加剧低价竞争。

当传统网约车模式陷入“内卷死循环”,企业需要新的盈利故事。当前阶段,网约车平台纷纷启动上市,曹操出行、嘀嗒出行、如祺出行都已登陆港交所,T3出行、享道出行也已启动港股IPO计划。尽管多家企业仍处在亏损状态,依然大力投入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等领域以寻求新增长点。此外,加快海外市场扩张也是一大趋势。

有分析指出,多地发布的网约车运力饱和预警,反映了行业跑马圈地阶段结束,从“野蛮增长”进入“存量博弈”阶段的现实。未来,单纯依赖低价竞争的模式难以为继,需通过政府调控、平台转型、司机权益保障和技术升级等多方协同,或将推动网约车市场走向“平台寡头化、服务分层化、运力智能化”的新格局。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编辑:甄芹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