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读懂|优化营商环境,广州刚刚亮出新招“105式”!

南都N视频APP · 新闻快线
转载2025-07-19 09:16

7月17日,《广州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及措施清单》(以下简称《重点任务及措施清单》)在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重点任务及措施清单》按照国家和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相关部署安排,结合广州市“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要求,为加快营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营商环境,围绕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投资贸易环境、政务服务环境4个方面提出30项年度重点任务,并清单化列出105条具体措施

361d4b8b-99cf-49bf-a287-e7764db967bb?X-A

持续建设激发产业发展活力的

市场环境

《重点任务及措施清单》首先提出,要持续建设激发产业发展活力的市场环境,聚焦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提升产业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质效、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配置、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等方面,提出34条措施。

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全面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在招标投标领域推广分散评标和远程异地评标;设立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渠道;深入开展医疗保健、平台经济等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在提升产业营商环境方面,提出优化“21+8”条重点产业链市场准入服务,梳理形成注册登记要件“一张单”;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打造100个首试首用示范应用场景;创新“政策找人”产业政策精准触达模式。

在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方面,提出常态化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深入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执法行动。

在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质效方面,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推动银企高效对接;推广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应用等。

在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配置方面,探索“贷股担保租补”等多业态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推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开展“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探索组建100亿元未来产业科技创新基金和20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

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方面,修订《广州市专利管理条例》;建设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保险中心;探索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

678810ab-6f35-4f8a-82ae-4391164aa1b8?X-A蓝天白云下的广州。

持续构建公平透明的

法治环境

《重点任务及措施清单》明确,要持续构建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围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提升行政执法质效、优化法律服务等方面,提出18条措施。

在完善制度体系方面,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绿色金融、跨境电商等重点领域、新兴领域重要立法;深入实施公安机关服务保障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在规范涉企监管执法方面,推行涉企行政检查“亮码入企”;丰富“综合查一次”适用场景;制定实施“无事不扰”清单;优化完善行政执法免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免强制清单。

在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方面,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检查专项行动;推进涉企收费监测点建设;更新涉企收费清单并向社会公示。

在提升行政执法质效方面,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深化“粤执法”监督平台部署应用;健全行政执法数据归集共享机制。

38b6d23a-0017-4d1c-8e26-5863a60d9c3b?X-A广州不断优化法律服务。

持续营造开放包容的

投资贸易环境

《重点任务及措施清单》还强调,要持续营造开放包容的投资贸易环境,围绕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提升南沙自贸区能级、吸引和利用外资、护航企业“走出去”、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度等方面,提出20条措施。

在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方面,支持外商投资在穗设立研发中心;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投资试点;加大生物医药、低空经济、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引进外资力度。

在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方面,高标准建设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大湾区)、大湾区场景创新中心、港科大(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等创新平台;推动深海、低空等领域要素和场景开放。

在提高跨境贸易通关效能方面,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向口岸物流、贸易服务全链条拓展延伸;推广科研用物资跨境正面清单、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试点。

在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方面,上线运营中国企业“走出去”线上服务系统;在“走出去”基地建立境外投资政务“一口咨询辅导”窗口;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和社保卡融合集成。

8a8c7246-0f09-47da-b48a-4b074449d654?X-A

广州南沙灵山岛尖。

持续打造便捷高效的

政务服务环境

《重点任务及措施清单》明确,要持续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瞄准市场主体登记、项目审批、获得用电、纳税等企业全生命周期重要节点,以及“高效办成一件事”、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等政务服务重点领域,提出33条措施。

在推行优质高效集成服务方面,推出一批广州特色“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实现300项政务服务“全市通办”;打造“线上一网申办、线下一窗受理,最多跑一次、手续全搞定”政策兑现集成服务模式;出台支持重点产业多场景用电服务保障清单;扩大环评与排污许可证“两证合一”改革成果;开展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

在强化政务服务数字赋能方面,创新“AI导办”“AI审批”智慧登记新模式;推行工程建设“一套电子图纸走到底”全过程电子图纸流转应用;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与规划许可、土地供应等关联业务数据融通治理。

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方面,深化完善“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服务机制;依托12345热线建立“诉求直达”快速解决机制;在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搭建企业诉求“联动响应、协同服务”工作机制。

在支持各区改革创新方面,支持越秀区探索“定制化”专属服务机制;支持天河区打造产业友好型营商环境观测服务站;支持南沙区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支持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深化企业服务增值化改革。

来源:广州市工商联

编辑: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