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 广东预制菜产业锚定“确定性”航向

南方都市报APP • 新闻快线
转载2025-07-19 12:54

央广网佛山7月19日消息(记者张顺鹏)当全球经济的罗盘在贸易摩擦的迷雾中震颤,贸易的航船在“不确定性”及“不稳定性”中寻觅航向,经济大省广东正将预制菜产业作为重要发力点,在规范与创新中寻得“确定性”的发展路径。在佛山顺德连续举办了三届的预制菜产业大会,每一届都是广东预制菜行业一次“确定性”宣言。

0f11aec7-015a-4bfd-8c91-d656c86bbe16.jpg

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张顺鹏 摄)

龙头企业:从单打独斗到集群作战

7月18日,“世界美食之都”顺德再度迎来盛事,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如约而至。

在佛山某预制菜龙头企业的展位前,工作人员正忙着给排长龙的观展商递上刚加热好的腌肉、烧腊等预制菜产品。这家从1991年就深耕食品行业的企业,如今已化身预制菜赛道的“领航者”,八大系列共一百多种预制菜产品畅销全球。凭借“硬核”实力,企业今年再度荣登“中国预制菜企业百强榜”。

“这是我们连续第三年参展。我们产品品类多,像加拿大风味牛仔骨、广式早茶都是主推的拳头产品。我们的出品质量也十分稳定,这些都是品牌能登上‘中国预制菜企业百强榜’的底气所在。”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

烤鳗企业的车间里,金黄的烤鳗正沿着自动化生产线流转,这些征服了日韩市场的美味,如今成了预制菜出口的“王牌”;罐头企业的货架旁,新推出的即食鱼罐头吸引着年轻消费者,陪伴了几代人的老品牌,正用新姿态拥抱预制菜的黄金时代。

记者梳理连续三年发布的“中国预制菜企业百强榜”发现,从2023共6家佛山企业上榜,到2025年获评这一殊荣的佛山企业升至8家,佛山预制菜产业正展现出从“单打独斗”到“集群作战”的蓬勃活力,成为推动广东预制菜产业如火如荼发展的坚实力量。

产业聚合:从资源散点到生态闭环

佛山南海区的桑基鱼塘边,藏着预制菜产业鲜活的密码。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区。清晨,刚捕捞的草鱼被送往加工车间,几小时后就变成了包装精美的鱼滑。从冷链物流企业到包装设计公司,从研发机构到电商平台,1500多家全产业链企业在这里共生共荣。

那些在签约仪式上落笔的项目,如今已变成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厂房。更令人称道的是全国首个淡水鱼预制菜全产业链技术规范的诞生,就像给快速发展的产业装上了“导航系统”,让每一份出厂的预制菜都带着标准化的安心。在这里,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默契共舞,从原材料供应到终端销售,从技术研发到标准制定,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闭环正加速形成。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广东预制菜产业规模突破960亿元,占全国的13.7%,同比增长率超过28%;预制菜企业约8000家,占全国的11.9%。

“广东拥有全国最大的预制菜产业规模,产业集群效应显著。”业内专家认为。

正如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的创办,不仅成为广东打造预制菜产业创新生态和集聚效应的关键平台,更化作撬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有力杠杆。以产业盛会为枢纽,顺德、南海、三水三大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正驶入快车道。一大批行业头部企业纷纷抢滩入驻,形成强劲的产业集聚效应。以顺德区为例,目前该区已初步构建起覆盖 “农产品供应+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贸易销售+品牌推广+科技研发” 的全链条预制菜发展生态圈。

da1c9730-d6a8-45e0-a1da-dc94b48ae26a.jpg

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张顺鹏 摄)

出海航道:从本土味道到全球餐桌

佛山港的码头边,冷藏集装箱正被吊装上船,箱子里的预制菜带着岭南的烟火气,即将跨越重洋抵达异国他乡。当佛山预制菜的集装箱在洛杉矶港开箱时,那些真空包装里的清蒸鱼、豉汁鸡,正悄悄改写着外国人对中餐“复杂难做”的刻板印象。

如今,广东预制菜企业的出海故事正在全球各地精彩演绎。参加德国科隆食品展的业务员们,总会带着便携加热设备,现场演示预制菜的神奇——只需几分钟,就能让外国客商尝到刚出炉般的广式烧腊。为了让“新鲜”直达,佛山的冷链物流企业专门开辟了“预制菜专线”,从鱼塘到餐桌的全链条温控,让远在巴黎的食客也能尝到带着顺德清晨露水的鲜甜。从东南亚的华人超市到欧美的高端餐厅,广东预制菜正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铺就一条通往全球餐桌的新航道。

从本土味道飘香全球餐桌,广东正在国际市场上持续打响“粤味”预制菜的名声。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预制菜全口岸出口额达317亿元,覆盖全球六大洲。作为预制菜出口的“隐形冠军”,顺德鱼皮角、盆菜、佛跳墙等产品畅销美国、澳大利亚、日韩、东南亚等地。2023年,顺德预制菜出口达16亿元,同比增长17%。

“身为行业龙头企业,我们在保持高水准出品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预制菜出海,希望在未来3—5年,以东南亚、欧洲等海外市场作为我们新的业务增长点。”佛山某预制菜龙头企业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

支柱产业: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佛山大盆菜、汕头牛肉丸、湛江金鲳鱼……随着广东全省15个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形成“多点开花、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预制菜产业正为广东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关键动力。

行走在顺德的预制菜产业园,车间里机器的轰鸣与研发室里的讨论声交织成动听的乐章。依托预制菜产业优势,顺德加速布局预制菜全产业链:2022年推出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六个一”工程;2023年又推出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如今的顺德,全区预制菜全产业链企业超300家,产值约540亿元,还入选“2024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榜单”,位列全国第三、全省第一,实现了产业集聚和产业实力的双提升。

b1008fb8-763f-4ab4-91b2-2412dd2a547d.jpg

《“媒体+”助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发布(央广网记者 张顺鹏 摄)

“佛山顺德在预制菜产业风乍起时,便延续其惯有的先知先觉、先人一拍、快人一步的风格,以国际博览会为平台、产业园为载体,集聚全球要素资源。依托‘佛山制造’实力,推动‘世界美食之都’的文化禀赋实现工业化跃升;同时以‘媒体+’战略构建全球文化IP,强化产业文化的引领力与支撑力,彰显了战略眼光、产业实力、创新魄力与产业建设的爆发力。在新消费时代,佛山预制菜产业的崛起,让人充满期待。”业内专家如是说。

专家说的“媒体+”,便是广东新近出台的《“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显然,预制菜产业又迎来了媒体持续注入的强劲传播动能。

众人拾柴火焰高。除了主流媒体,广东还在推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和“乡村网红”参与农业赋能。今年6月,广东出台《“网络强村”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方案》,提出了六个“系列100”重点任务:举办5期千名“乡村网红”大培训,努力推动“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流量变农资”成为广东农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当一个产业能让渔民的鱼塘增收、让工人的车间红火、让城市的经济添彩,它早已超越了普通产业的意义,成为经济版图上悄然崛起的新支柱。当全球供应链还在震荡中调整,广东的预制菜产业已用稳定的产能、迭代的技术、拓展的渠道,编织出一张穿越周期的安全网。这种确定性,既是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底气,更是新消费浪潮中亮眼的“定盘星”,让每一个关注者都能清晰看见:在不确定的时代,实干正书写着确定的未来。

来源:央广网

编辑: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