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信银行深圳分行持续践行“金融为民、支付为民”的初心使命,织牢织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护网”,深化警银协作,精准狙击诈骗,争做市民资金“安全卫士”。
近期,该行连续成功堵截3起可疑涉诈资金事件,为市民挽回损失超过31万元,获得了广大市民和公安机关的高度认可与表扬。
细心观察,一眼识破“养老投资”骗局
客户曾先生前往中信银行深圳横岗支行,要求提取18万元现金,称用于老家装修。然而,其谈话闪烁其词、逻辑混乱,引起了柜员的高度警觉。柜员联合会计经理多次劝阻大额取现风险并建议转账,同时迅速联系辖区派出所。即使民警到场,曾先生仍坚持取现,甚至借口回家取其“妹妹”存折作为收款账户转入资金,实则在网点门口接听可疑电话。
随后,当曾先生返回柜台欲转账至其所谓“妹妹”账户时,该行工作人员发现曾先生连收款人姓名都无法正确告知。经过该行工作人员与民警的耐心沟通,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原来曾先生误信了养老微信群的“当日投资18万元可获双倍收益”的诈骗信息,欲向诈骗分子转账购买虚假“高收益产品”。在该行工作人员与民警的联合劝说下,曾先生幡然醒悟,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于是终止了转账操作,避免了18万元资金损失。后怕不已的曾先生连连道谢:“多亏了中信银行工作人员和民警的及时介入,不然我的养老钱要打水漂了!”
敏锐警醒,拦截“刷单返利”骗局
一位19岁的少年来到中信银行深圳光明支行柜台欲支取3.6万元现金。柜员注意到客户年纪较小,便详细询问客户取现用途,同时请客户配合打印账户交易明细做进一步核实。流水显示该客户平时大额支出较少,此次取现现金为新进资金,且取现后卡内余额所剩无几。客户声称“取现是借给朋友做生意”,却无法提供任何借款合同或聊天记录佐证。
考虑到客户好友和客户本人年龄相仿,柜员敏锐察觉到异常,立即联系辖区民警协助劝阻。在多番劝导下,少年吐露实情:其好友正深陷刷单返利诈骗陷阱,他出于“义气”准备取现相助。最终,在该行工作人员与民警的劝导和反诈宣传下,少年放弃了取现,成功挽回了3.6万元经济损失。
火眼金睛,识破“快递扫码免费领礼品”骗局
客户李女士致电中信银行深圳龙胜支行,称因老家装修需支取10万元现金供家中老人使用。该行柜员在为客户完善信息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到,李女士打算在次日开车携带现金返回老家。办理取现过程中,李女士表情忐忑,频繁查看手机,柜员判断该笔取现业务存在可疑,随即联系辖区民警进行综合研判。
民警结合相关线索判断李女士可能正遭遇电信诈骗,迅速启动紧急联动机制进行耐心劝导。李女士最终道出实情:她曾收到一份附带二维码的快递,扫码入群成功免费领取水果后,又被诱导进行刷单返利。民警结合过往案例向其剖析了“快递扫码免费领取礼品”的典型诈骗手法,揭穿了诈骗分子骗局,成功拦截了即将被转移的10万元资金,避免了客户的重大损失。李女士恍然大悟,为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服务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中信银行深圳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继续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深化警银合作机制,积极履行反诈社会责任,深入开展反诈宣传工作,扎实做好金融消费者风险提示,助力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金融安全意识和防范非法金融能力,守护好市民的“钱袋子”,为构建和谐安全的金融环境贡献坚实的中信力量。(杨金海 赖成炜)
来源:中信银行深圳分行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