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创业营来了!华强北“电子雨林”生态圈吸引全球创客

南都N视频APP · 福田大件事
原创2025-07-21 14:29

南都讯 记者林敏儿 通讯员黎津慧 7月18日,由福田区华强北街道联合远望数码商城举办的红树林学生创业训练营正式开营。130余名政企代表、行业导师与青年创客齐聚“中国电子第一街”,参与见证华强北以“湾区红树林式创新创业生态”为蓝图的创新实践落地。

1182x886_687d9e931ebea.png?X-Amz-Content

1246x935_687d9e92de86f.png?X-Amz-Content

红树林式生态:湾区特色的创新范式

红树林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标志性生态系统,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红树林生长在咸淡水交汇的海岸潮间带,为许多物种提供了栖息地,包括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红树林生态,具有开放、包容、协作、韧性、共生的蓬勃意象。

创新创业需要的正是这样的“红树林式”生态。如此生态,能够容纳类型足够多的市场主体,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都可以自由生长。当下的一些“稚嫩幼苗”,在经历无数次潮起潮落的历练后,有可能长成“茁壮红树”,结出累累硕果。

华强北:红树林式生态的天然沃土

“湾区红树林式创新创业生态”是华强北基于40余年产业积淀提出的独特发展模式,其核心逻辑源于红树林“咸淡水交汇生存”“根系网络固淤”“胎生苗随潮扩散”的生态特性。

如同红树林在河流与海洋交汇处的生存智慧,华强北衔接“研发创新(淡水)”与“全球市场/制造(咸水)”,形成独特的“技术-产业”界面。华强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华强北立足自身产业基因与生态特质,提出打造湾区红树林式创新创业生态,是对创新环境的持续优化、不懈完善,把整个街道作为新质生产力和创新的策源地、孵化器。”

从1978年上步工业区奠基,到2008年成为“中国电子第一街”,再到2025年提出打造新质生产力策源第一街,华强北40余年积累了深厚的产业基础。腾讯、大疆等企业从这里起步,验证了“草根创新-全球扩张”的生态可行性,如同红树林中“幼苗成树”的生长逻辑。“红树林”侧重产业链环节的深度耦合和资源的高效整合,一方面为城市提供抗风险的“海岸防护带”,另一方面,通过“胎生苗扩散”向全球输出创新成果,共同服务于“新质生产力策源第一街”建设。

生态成果:从“电子集市”到“创新湿地”

2025年以来,华强北街道加速推进“红树林生态”建设,吸引五湖四海的创客逐梦而来,成为创客的摇篮、创客的福地。

相较于“热带雨林”的广袤生长空间,华强北以“小而精”的密度优势,成为“初创企业”最理想的孵化载体。“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这片‘创新湿地’提供更加充足的‘阳光’,打造更加适宜的‘鸟巢’,为来自全球的创客候鸟营造要素齐全、功能完善、专业高效的创业氛围”。华强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华强北已构建“三圈融合”的创新生态。在空间维度上,华强北“一公里全产业链生态圈”是浓缩全球电子产业链的“超级磁场”。在这里,从一颗芯片的设计研发,到一块电路板的贴片生产,再到一部智能终端的组装测试,所有环节都能在一公里范围内高效完成,帮助企业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将创意转化为现实。在时间维度上,华强北的“一星期全流程高速制造圈”,定义全球创新速度。第一天,方案设计团队完成产品原型并打样;第二天,华强北“前店后厂”开启小批量试产;一周内,产品在华强北步行街全球首发,线下在华强北档口售卖的同时,华强北跨境电商团队依托国际物流网络枢纽发往世界各地。在生产要素层面,华强北通过深度融合“土地、人才、技术、资本、政策”等生产要素资源,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高效协同圈”。有超过11万家商事主体在此深耕,4家重点实验室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100余家金融机构为创新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支持,“小个专”党委推出“零元入驻”一条龙服务等等。这种“要素无边界流动、资源无障碍配置”的协同生态,让华强北成为如同红树林般地“创新湿地”,众多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

此次训练营将在一个月内密集推出覆盖人才成长、创新、生活全链条的丰富活动,远望数码“资源总教官”林锶锶、大亨科技“实战总教官”温世亨、千万粉“流量总教官”王伟等10余位导师,提供“资源嫁接-实战操盘-流量引爆”全周期赋能,吸引上海交通大学、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全国20余所知名高校、高职院校的青年人才组团而来。正如远望数码商城总经理李琪法所言:“今天的学员就是明天扎根湾区的‘新质红树’。”

值得关注的是,华强北街道正实施孵化器集群计划,探索“超前孵化+深度孵化”模式,未来五年将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新兴产业孵化器和“党建+创客”孵化器。此次训练营优秀项目将优先对接华强北孵化器资源,街道提供“一桌一餐一住宿”一站式服务,让创客“拎包入驻”即可启动创业。这种“超前孵化”模式,恰似红树林“胎生苗”的生长智慧——在生态中孕育,借潮汐之力扩散,最终长成支撑生态的“新质力量”。

从“电子第一街”到“新质生产力策源第一街”,从“电子集市”到“创新湿地”,华强北以红树林生态隐喻重构发展逻辑,为城市创新提供了华强北样本。华强北,这片“创新红树林”永远有“潮起潮落”的活力。

编辑:林敏儿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