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石油化工企业博汇股份发布公告称,拟斥资不超过人民币3.9亿元,跨界布局智能算力行业。
连亏两年,拟砸3.9亿跨界算力
博汇股份成立于2005年,地处国家一级化工园区——浙江省宁波市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主要从事特种油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地理位置优越,港口交通便利、上下游企业集聚,但受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影响,近年来业绩表现不佳。
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65亿元、27.78亿元、22.79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1.99亿元、-3.06亿元。已经连续两年亏损,且亏损趋势放大。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5.35亿元,同比大降32.42%,扣非净利润亏损0.47亿元,同比收窄约一半。
此番投资,博汇股份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无锡极致液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无锡极致液冷”)购买服务器、数据中心机房及配套技术服务、网络设备及服务等,用于开展智能算力服务及相关业务,采购总金额预计不超过人民币3.9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博汇股份账面货币资金仅有3.62亿元,而且还有着4.36亿元短期借款,和3.1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对比年报,这些负债包括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后同)和租赁负债等。
如此看来,博汇股份的资金并不算宽裕。相关公告中,博汇股份表示所出资金会是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同时提醒称,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及智算业务的实施,公司业务的开展可能需要占用更多的营运资金,将导致公司未来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
风险不止于此,除了跨界开展新业务、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外,博汇股份还表示,IDC(算力)业务运营资质尚存风险。从事该业务的公司或公司的业务合作方需取得IDC运营资质,如该行政审批流程延迟或合作方等相关单位未取得IDC运营资质,则可能导致一定风险。此外,如行业监管政策后续收紧则可能对公司的运营资质申请造成不利影响。
国资入主,拟募资4.16亿补血
7月14日,博汇股份正式申报了一份《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拟募集不超过4.16亿元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借款。发行对象为无锡惠山原鑫曦望产业升级并购投资合伙企业(下称“无锡惠山原鑫”)。
无锡极致液冷于2025年6月6日注册成立,本次交易的采购对手方为杭州鑫蜂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后者第一大股东为钉钉(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就在2025年2月11日,博汇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原控股股东将13.06%股份转让给了无锡惠山原鑫,同时做出了放弃表决权的承诺,无锡惠山原鑫成为新的控股股东,无锡惠山原鑫实控方为无锡惠山区国资。
另据上述《说明书》,杭州鑫蜂维法定代表人、钉钉创始共创伙伴史楠,钉钉副总裁席明贤分别持有无锡惠山原鑫4.79%、2.39%股份。北京百望金控科技有限公司持有无锡惠山原鑫7.19%股份,而该公司母公司百望股份(6657.HK)第二大股东为阿里巴巴。
如此看来,短短五个月,一家面临亏损难题的石油化工企业,有望摇身一变,成为无锡国资与“阿里系”双加持的新兴算力公司。当然,正如前文所述,跨界才刚刚开始,尚有诸多困难需要克服。
采写:南都记者 缪凌云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