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受近期娃哈哈舆论风波影响,曾经被娃哈哈创立并控股的华领国酒业,其被拍卖的消费也不会引起太大关注。
22日,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留意到一则司法拍卖消息,“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上坪村房产(共计10处房产)和地上建筑物及房产内扣押物品(厂区房产内机器设备等动产)”于7月19日以1.08亿元底价成交,竞得方是开封经开聚创建设有限公司,该公司系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全资孙公司。
透过资产评估报告,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本次被处置拍卖的资产系属于茅台镇华领国酒业有限公司(下称华领国酒业),包含厂房、酿酒设备等,评估价值约1.3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华领国酒业曾被娃哈哈旗下全资子公司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控股。
被拍卖的资产原本属于华领国酒业,该公司曾由娃哈哈出资设立并控股。
资料显示,华领国酒业成立于2013年11月,原名为领酱国酒业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也是娃哈哈跨界投资白酒留下的“印记”。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2013年11月系娃哈哈第二次“杀入”白酒领域的重要时间段(第一次是1994年在重庆涪陵创办关帝酒厂,已关停),时任娃哈哈董事长的宗庆后在一场发布会上宣布,就进军白酒业跟贵州省政府达成了150亿元的合作协议,并亲自主抓白酒板块业务。当时宗庆后曾放言:3年至5年内实现娃哈哈公司白酒板块的上市。
随后娃哈哈与金酱酒业共同出资成立了华领国酒业,其中娃哈哈一方股权占80%,联合推出一款酱香型白酒“领酱国酒”;南都湾财社记者还留意到,为了推动相关产品销售,娃哈哈还成立并控股领酱国酒业销售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处于续存状态,由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不过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由于2013年前后白酒处于公务消费向商务消费的转型期,因此领酱国酒推出后销售状况并不乐观,上市首年亏损超600万元,不过当时宗庆后对白酒行业仍保持信心,并预言“5年以后看白酒又兴旺起来了”“现在这个时候进入还是比较好的”。
宗庆后此前的预言虽然成功“兑现”:2019年白酒行业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但是娃哈哈却在此之前抽身离场。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2017年9月娃哈哈一方将华领国酒业控股权转让给顺平县华江商贸有限公司(下称华江商贸),后者在2018年5月获得金酱酒业手中的20%控股权,随后华领国酒业变成华江商贸全资子公司。
即使第二次白酒投资不算成功,但娃哈哈并未从白酒领域完全撤退。据南都湾财社记者此前报道,2022年5月,娃哈哈与金酱酒业共同推出“宗帅家酒”和“领酱国酒”,其中,宗帅家酒价格建议零售价为1388元/瓶,实际到手价为568元/瓶。
虽然当时有消息指宗帅家酒系小范围出售,并未有“太多水花”,但是南都湾财社记者发现,目前电商平台上有多个商家抛售此产品,每瓶标注售价为350元至568元不等。
2022年,娃哈哈曾一度与金酱酒业推出白酒新品,但市场反应平平。
在娃哈哈抽身离场后,被卖掉的华领国酒业“故事”却未告一段落。
2018年9月9日举行的“遵义市白酒产业链专题招商会”投资项目现场签约仪式上,当时仍名为领酱国酒业的华领国酒业作为“收购项目”进行签约,收购方是直销企业河北华林集团。
公开资料显示,华林集团涉及机械设备、健康食品、生物科技等多领域业务,其中直销业务中“酸碱平”系较为出名的产品。虽然华领国酒业显示是华江商贸,但从前述收购信息,以及华江商贸办公地点在华林集团期限物业等信息来看,华江商贸或与华林集团存在关联。
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华领国酒业被转让后,华林集团对前者进行了产能方面规划,并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酱香酒技改项目,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年产1500吨酱香型白酒,主要生产“华领国”优质酱香型白酒;并预计要达到4000吨酱香型白酒的年产能。
不过,2018年末至2019年,由13家部门联合部署的“保健品百日行动”掀起对直销行业的整顿潮,华林集团因涉嫌传销及虚假宣传等被查,当时包括公司创始人刘德林在内多人被批捕,华领国酒业生产经营受到波及,2019年该公司不动产、股权作为涉案资产被河南开封警方查封,并扣押7000余吨基酒,随后华领国酒业陷入了几乎停滞状态。
相关法拍网站显示,华领国酒业部分资产被查封。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开始华领国酒业陷入多宗诉讼纠纷中,并且曾一度出现经营异常,另外公司法定代表人刘福辉被列为失信执行人。
业界分析认为,随着开封当地国资接盘入主后,仍具有生产条件的华领国酒业或有望重新投产,但是在白酒深度调整期以及仁怀市对产能优化等行业背景下,该公司产品何时投入市场仍是未知数。
对于华领国酒业未来发展动向,以及娃哈哈未来是否还涉足酒业务等,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将持续关注。
南都湾财社记者 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