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南都N视频记者从杭州市联合调查组获悉,对于自来水出现“发黄”“发浑”问题,经调查分析,系因水厂发现水质嗅味指标异常后切换水源,引发供水水流方向、速度变化,冲刷管壁导致锈层脱落。目前,余杭区已组织完成受影响的2个街道49个村(社区)支管及二次供水水箱的清洗工作。
杭州市余杭区部分小区发生供水异常。
据杭州市联合调查组发布的调查情况通报,7月16日,余杭区部分小区发生供水异常后,当地成立了由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卫健委,以及国家、省级专家等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由浙江省建设厅、省生态环境厅参与指导。经查,7月初以来,持续高温晴热,东苕溪仁和水厂取水口上游及周边一些水体藻类快速繁殖。随着前期降雨汇流,部分藻类及其降解产物(含硫醚类异嗅物质)汇集到仁和水厂取水口附近,并于7月16日凌晨进入取水口。综合分析,此次供水嗅味异常是气候、环境、水动力条件等多种因素叠加情况下导致的。
关于市民群众关心的自来水出现“发黄”“发浑”问题,根据调查分析,目前供水管道主要是铁质管道,事情发生后余杭制水有限公司、余杭水务控股集团下属供排水公司先后采取水源切换、供水调度和水管冲洗等措施,引发供水水流方向发生变化、水流速度突变,冲刷管壁导致锈层脱落产生“黄水”或“浑水”,部分进入供水水箱或用户,一般放水一段时间后可恢复正常。
调查组称,目前,余杭区已组织完成受影响的2个街道49个村(社区)支管及二次供水水箱的清洗工作。如用户发现仍有水质浑浊情况,可联系所在村(社区),村(社区)将及时安排专业人员上门处理。
南都N视频此前报道,7月16日,浙江杭州余杭区部分地区居民反映自来水气味异常。家住余杭区良渚街道勾庄佳苑的居民向记者回忆,上午其准备做早饭时,发现自来水有臭味。
7月16日晚,杭州余杭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通报称,当天上午,仁和街道及良渚街道部分区域出现自来水气味异常。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切换其他水源供水,同时组织人员对相关管网开展冲洗。截至13时30分出厂水水质恢复正常,16时30分主管网已恢复正常,末梢支管尚有“存水”残留,请广大用户排放管道内“存水”至正常后方可使用。
7月17日,杭州余杭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再次发布情况通报称,7月16日,公司切换水源,仁和水厂主管网恢复正常后,目前已完成对各支管和二供水箱的冲洗。经检测,仁和街道、良渚街道的水质已经恢复,用户可以正常使用。在使用前,请用户对“存水”进行排放。为弥补用户损失,公司将会给予7月份每户5吨水费的减免。
7月19日下午,南都N视频记者从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获悉,区域内供水异常事件,已初步查明,导致异味的为特定自然气候条件下藻类厌氧降解产生的硫醚类物质。该通报特别指出,目前网上谣言较多,关于“粪水”的网络谣言,警方已依法查处,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对此事给广大居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和不便,余杭区人民政府深表歉意,并将进一步加强管理、确保供水安全。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侯婧婧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社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