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反“内卷式”竞争浪潮声势渐涨。7月22日,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暨反“内卷式”竞争宣导会议,部署全行业务发展规划,推进落实反“内卷式”竞争工作。会后,该行将在各单位向全体员工完成会议精神传达工作的同时,继续组织全行2000多名员工全部完成反“内卷式”竞争承诺书的签署工作。不过,该消息在公众号发布后很快被删除。
今年一季度,平安银行营收延续了去年的下降势头。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收337.09亿,同比减少13.1%;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140.96亿,同比减少5.6%。一季度末总资产5.78万亿,比去年底增加0.1%。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7月18日,平安银行刚刚在深圳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认为,上半年该行推进零售转型、对公补位、加快投放、优化负债、加大清收等六大重点工作,并在战略梳理、风险化解、团队建设、风气整治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会上,他希望全体员工再接再厉,为“经营发展的企稳回升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冀光恒操刀平安银行组织架构改革和战略调整。他认为“要优化选拔机制,干部能上能下”,而“降本增效、增收节支”也成为高频词。
抵制恶性价格战等成业界共识
实际上,平安银行或只是金融行业“反内卷”深化的“一步棋”。就在一周前,7月17日,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召开专题会议,会议明确了整治“内卷式”竞争的“1+3+N”制度体系:“1”是监管部门出台负面清单,“3”是自律公约、倡议书与承诺书,“N”则是各业务领域的自律举措。据介绍,专题会上,来自利率、银团贷款、普惠金融、银行卡等专业委员会重点发言,并达成共识:行业自律必须成为抵制恶性竞争的核心力量。
监管部门也有明确表态。7月24日,在广东银行业保险业2025年上半年新闻通气会上,广东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黄海晖表示,今年以来,该局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竞争,具体举措包括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指导行业协会研究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等。
如果放眼全国看,银行保险“反内卷”同样呼声渐高。4月初,福建省发布银保业务自律公约。在费用管理方面,保险机构应全力防范“内卷式”竞争,不得开展涉及虚列佣金、恶性竞争、实施账外支出等违规活动。4月末,安徽省银行业协会与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发布《安徽省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反内卷联合倡议书》,提到,严格遵循“报行合一”监管要求,坚决抵制恶性价格战、虚假宣传、诋毁同业等行为。
“反内卷不是反员工内卷,关键是反机构之间互相打压价格。”深圳一些银行从业者如是表示。
不过,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作为金融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三的城市,深圳金融监管部门暂未对“反内卷”竞争有明确表态。按照深圳地方金融管理局的数据,截至去年12月末,深圳银行业资产总额13.57万亿元,同比增长1.37%,深圳银行业总资产、存贷款规模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保险领域,深圳法人保险公司总资产7.3万亿元,居全国第二;深圳去年实现保费收入1958.2亿元,同比增长9.5%。
多家金融机构探索“反内卷”方法论
实际上,破解内卷弊端,行业早有探索。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在车险领域率先开始实施“报行合一”,要求保险公司实际执行的保险条款和费率需与向监管部门报备的材料严格一致,旨在规范市场秩序、遏制恶性竞争,彻底扭转价格信号传导失灵问题。当前已在车险、寿险领域实施,并正向非车险领域全面推广。
在平安人寿董事长杨铮看来,保险业曾经较为粗放的费用管理方式,为行业发展埋下了风险隐患。从银保渠道开始严格执行“报行合一”政策,对于险企遏制费差损、提升经营效益、控制风险等大有裨益。
按照业界统计数据,“报行合一”政策在银保渠道显著成效,相关渠道平均佣金水平较之前降低30%,费用精细化管理程度大大提高。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上述保险监管举措有如“双刃剑”,短期来看可能导致从业人员及经代公司的收益下滑,长期有利于保险机构防范费差损风险,还将倒逼自身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革新。
在当前低利率、低利差环境下,银行业同样面临盈利压力,也是内卷“重灾区”,作为“零售之王”也难以避免。记者注意到,招商银行2025年一季度营收837.51亿元,同比下降3.09%;净利润372.86亿元,同比下降2.08%,出现罕见的“双降”。
净息差持续压降成为一个关键因素。记者从业界获悉,按照央行货币政策报告,银行业保持 1.8%的净息差水平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状态,今年一季度已经降到 1.43%左右。而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今年一季度银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是1.51%。换而言之,一季度成为重要拐点,净息差与不良贷款率首次出现倒挂。
在6月25日召开的招商银行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行长王良坦言,一家银行的净息差应该覆盖信用成本、运营成本和资本成本这三项核心成本,否则对银行业构成巨大挑战。作为参照,招行2024年净息差首次跌破2%;今年一季度又下降至1.91%。不良贷款率从去年的0.95%微降至今年一季度的0.94%。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在2025年,银行在内卷的同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想要安全感,净息差的每一个小幅提升,都是救命稻草”。
关于应对挑战,王良也有一套方法论,比如国际化转型,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多元化经营拓宽收入来源,降低对传统业务依赖;特色服务避免同质化竞争;用人工智能提升效率等。
不过,记者注意到,对于“反内卷”也有一些不同声音。一些保险机构从业者表示,手续费佣金、费率真实、渠道博弈、收益问题等只是保险业内卷“表象”,从里到外的“高度同质化”才是痼疾所在,要规避“治标不治本”。另外,“市场化竞争”和“内卷式竞争”的边界究竟在哪里?过多价格干预是否破坏市场规则,甚至导致市场格局固化,也同样需要审慎评估。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