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电商观察|辛巴旗下卫生巾检出硫脲;网购菌种长出毒蘑菇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电商观察
原创2025-07-25 12:46

主播&达人

1、辛巴旗下卫生巾“棉密码”检出硫脲

7月24日,知名带货主播辛巴旗下“棉密码”卫生巾被指检出“硫脲”物质,此事引发消费者恐慌。据新京报报道,消费者集体送检的检测报告显示,从2019年9月到2025年1月,多个批次的棉密码茶氧夜用卫生巾、茶氧日用卫生巾等品类均检出超高含量硫脲,其中一款棉密码樱花·舒缓型卫生巾的硫脲含量甚至高达16653.4679μg/g。“棉密码”多个产品系列号称采用茶多酚卫生巾芯片,主打抗氧化的效果。“棉密码”卫生巾芯片正是检出硫脲的重灾区。

硫脲,是一种在工业、农业、医药领域广泛应用的含硫有机化合物,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中,因其长期暴露可能导致较高的生物健康风险,被国际癌症研究联盟列为3类致癌物。

图片

针对“棉密码”卫生巾被检出致癌物一事,辛选集团及“棉密码”品牌分别进行回应,并出示了相关检测报告。“棉密码”表示,经权威机构检测认证,所有产品均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对于网友反映部分批次检出硫脲成分,已在第一时间向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安全评估结论为:当卫生巾在正常、合理及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硫脲残留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另外,公司还主动向棉密码工厂所在地的汕头市澄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对产品进行了抽检,检测结论为:产品检测合格,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

对此,汕头市澄海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称,相关部门正在调查此事,后续结果会官方公布。南都湾财社记者致电涉事品牌生产商广东伊美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但被对方以“现在正忙”为由挂断电话,此后电话未能接通。

公开资料显示,“棉密码”卫生巾,是由直播平台头部主播辛巴(辛有志)在2017年自创的品牌,号称“辛巴亲自参与研发的第一款产品”,也是辛选集团旗下自营品牌。


2、百万粉丝网红疆域阿力木疑似塌房

近期,自称“疆域阿力木”账号投资人之一的蒋政业发布视频,曝光其与博主“疆域阿力木”(刘某杰)间的纠纷,“疆域阿力木塌房” 冲上热搜。

据蒋政业称,自己曾全力支持刘某杰做电商,在仅占股30%的情况下承担全部资金投入。但账号盈利后,疆域阿力木擅自更改账号绑定权限、限制其查看数据,并联合其他合伙人修改分红条款。同时还剥夺其决策权、高薪安排亲属担任主播,并散布其“卷款跑路”谣言。对此,疆域阿力木在接受采访时称已反诉蒋政业,呼吁公众等待法院判决。

公开信息显示,疆域阿力木曾因直播时被网友质疑“你这背景太假了”而走红。

图片

7月24日,在停更了30多天后,疆域阿力木再发视频回应“塌房”,称此前是蒋政业主动联系自己去新疆,做技术指导,最开始账号卖香梨有起色,但自己没有入伙。蒋政业与前合伙人闹掰后,与自己成立了新的公司,但都以蒋政业个体名义注册公司。之后因账号原因,原本出镜的主播和蒋政业起了冲突,说好签散伙协议,但蒋政业一直未出现,公司钥匙被拿走,货款以及合伙人的投资一并被卷走,之后因为公司注册原因,报警后被判定为民事纠纷。事后自己又重新用账号开始直播带货,蒋政业消失的这几年,其中有一次他主动联系过,进行了道歉,但自己并未理会。今年的6月蒋政业提了起诉。

视频最后,疆域阿力木表示,这段时间暂时不更新,要先收集材料、证据去打官司。希望网友耐心等待判决结果。目前,疆域阿力木账号的橱窗商品已全部清空。


3、李佳琦公布铂爵旅拍赔偿方案

近日,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质疑铂爵旅拍“跑路”,引发关注。7月19日,铂爵旅拍官方账户发布声明否认跑路,称因业务压力缩减旅拍业务,关停部分门店,进行组织优化。

图片

曾为铂爵旅拍带货的李佳琦也在24日晚的直播中,对在直播间购买了铂爵旅拍产品但还没有完成拍摄的用户表达歉意,并称该状况始料未及。

此外,李佳琦在直播间公布了三种赔付方案。他表示,针对此前已核销但未拍摄的用户,将由李佳琦直播间先行赔付退款;对于已履约未收到底片的用户,可联系李佳琦直播间客服协助售后,并获得一定金额关怀金;对于未核销的用户,可尽快联系平台完成退款,直播间客服也将提供售后沟通协助支持。


行业&平台

1、视频号整治团播低俗内容

7月23日,微信视频创作安全中心发布“关于开展微信视频号直播‘团播低俗内容治理专项’的公告”。

图片

公告称,近期平台巡查发现部分多人直播(团播)存在低俗违规行为,如低俗玩法、着装暴露、不雅动作等,违反了《微信视频号运营规范》和《微信视频号直播行为规范》。

平台将对违规账号视情节轻重予以提醒教育、减少推荐、中断直播、禁播、清空或扣除信用分,情节严重者将永久封禁账号。公告列举了典型违规案例,包括游戏互动中的低俗动作、多人互动中的不雅行为、特殊拍摄视角凸显敏感部位、穿着暴露以及存在走光风险的行为等,并提醒用户可通过直播间投诉路径反馈违规行为,平台将及时核实处理。


2、网购菌种长出毒蘑菇,专家提醒网售多为假货

近日,四川泸州的一位朱女士在6月底通过网络平台花了9.48元,购买了所谓的“鸡枞菌种”。在家中种植后仅10天左右,便长出了“鸡枞菌”。然而,当她和老伴食用了这些菌子后,却不幸中毒并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经医生鉴定,两人食用的竟是毒蘑菇青褶伞。

图片

当朱女士儿子想要维权时,发现涉事店铺已下架商品,客服仅同意退款,平台也只愿赔200元,医疗费至今无人承担。经搜索发现,在某短视频平台商城和多个电商平台,有大量店铺在出售“鸡枞菌种”,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销售量也从数十单到上万单不等。在电商平台的某店铺内,与朱仕春描述相似的鸡枞菌种子卖出了超8500单。

对此,专家表示,目前,全国尚未发放鸡枞菌种生产许可证,因此,网购平台上大量打着“鸡枞菌种”口号的商品,几乎不可能是真鸡枞菌。专家指出,鸡枞菌依赖白蚁巢穴共生,人工培育仍是难题,他认为,市场上售卖的低价“种子”多为两类:一是其他菌种的菌丝体(如廉价平菇、姬菇),商家利用消费者无法辨识菌种的差异进行误导;二是不明来源的野生菌孢子混合物,可能混入有毒种类(如大青褶伞、鹅膏菌等)。

围绕朱女士的事件,律师则表示,商家涉嫌虚假宣传,消费者可索赔损失,平台若未尽审查义务,也需担责。


3、市场监管总局回应野生鸟抓卖产业链,严禁平台内非法贩卖野生鸟类及猎捕工具

7月24日,针对央视曝光的野生鸟抓卖产业链报道,市场监管总局表示,总台央视新闻频道报道辽宁省沈阳市、辽阳市、葫芦岛市及天津市红桥区等地存在非法交易野生鸟类问题后,市场监管总局第一时间通知相关省市市场监管部门核查情况,并指导积极配合当地林草、公安等部门立即开展清理整治。

图片

针对电商平台存在售卖野生鸟类问题,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已组织多家平台企业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平台企业压实主体责任,严禁平台内非法贩卖野生鸟类及猎捕工具。同时,全面梳理前期指导平台清理相关非法交易及猎捕工具的工作情况,进一步强化网络交易监测,重点针对直播平台开展专项监测,及时移交违法线索。


数据&排行

图片

抖音7月24日直播带货日榜:艺人陈赫爆卖添可品牌产品,单场创5000万+销售额登顶榜首;朱丹带货海南大牌美妆跻身第八。


研究员:黄莉佳 赵翔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