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高分读中职”,多元选择需要坚实托举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快评
原创2025-07-24 23:22

近日,广州中考716分的考生陈同学,被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本贯通班录取,创下近年来广州中职所录取新生的最高分。陈同学的妈妈称,职业教育发展速度飞快,大家的认知需要刷新。

据报道,陈同学凭中考分数原本可入读市属重点高中,被中职录取后,陈同学一家听到了不少不解的声音,而陈同学的妈妈这样回应“高分读中职”:不是说浪不浪费,只是大家的认知或者选择不一样。这句话恰恰道出了当下职业教育想要传达的教育理念,职业教育不是“分层”,而是“分类”。换言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高分读职校,已经不该是新闻了。近年来,不少中考生和高考生以高分入读中职、高职,这背后,一方面是职业学校的实力不断增强,能够吸引到高分考生;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也越来越清晰可期。目前,我国基本建成“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一体化的职业学校体系;2022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正在经历从有向优的转变,众多学生也看到了有奔头、有潜力的就业前景而主动选择职业教育。不只是“双向奔赴”,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观念也正在发生转变,开始形成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职业教育在多方推动下进一步打开发展空间,学生有了更多量体裁衣的选择,也让人才培养结构更加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引发关注的“高分读中职”,还有一项中本贯通的政策推动。“3+4”中本贯通是指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4”七年一体化中本贯通培养改革试点,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3年并通过转段考试后,可进入对应的本科院校学习4年,毕业后获全日制本科文凭。然而,不少人将这条路视作“绕过高考”获得本科学历的捷径,导致中本贯通在各地的招生分数线居高不下,但这样的理解难免陷入一种变形的“唯学历论”。 

对于中本贯通需要更多理性考量,其本意是为技术型人才铺就专业精进道路,是多元化人才培养路径中的又一新探索,而非绕过高考的升学捷径。对就业规划清晰、目标明确的学生而言,长周期培养是好事;但倘若抱着“绕过高考拿文凭”的观念入读,无疑会限制学生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有试点学校就发现,中本一体学生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两极分化,目标不明确的学生,这七年会非常被动。

当然,作为试点探索的中本贯通仍是少数,当下不仅要进一步满足中职生的升学需求,也要进一步关注中职生普遍的就业难点。2023年的一项统计显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总数近40%,再以广州为例,2024年的中职生升学率为65.68%,也即有超过三成中职生会直接进入就业市场。然而,就业市场对中职生仍存在的隐性歧视,中职教育资源不平衡导致教学与就业脱节等,令中职生就业比较被动。发展好中职教育,要进一步解决这些就业难点,优化办学水平、引导学生确立有韧性够理性的职业发展观,实现升学就业两不误。同时,社会也要摈弃旧观念,多方合力,才能让中职教育真正成为学生多元成才路的坚实托举。

编辑:张子庆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