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到,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法院近期对一起散布大熊猫虚假信息的案件作出一审判决,两名被告人白某某和徐某先后在短视频平台频繁发布大量涉及大熊猫的谣言视频,将自己包装成保护大熊猫的“发声者”,并通过直播获取收益3万余元、向粉丝募款14万余元,两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
白某某被警方从陕西抓捕归案。新华社发
据了解,白某某网名“大辽皇后”,是“猫粉”圈内较有影响力的一名“大V”。白某某最初加入各种“猫粉”群,表现十分活跃,待积累了一定知名度后,就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搞起直播。
办案民警介绍称,白某某、徐某是夫妻,他们并非真正的“猫粉”,只是看到网上大熊猫相关话题关注度高,为博流量才假扮起“猫粉”。白某某在陕西某地直播时曾私自投喂大熊猫,引来众多批评之声,随后被景区公开通报。还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她到处声称自己呼吁保护大熊猫三年了,结果连大熊猫都不认识,对着添添使劲喊美香。”
为了博取粉丝信任,白某某在直播间谎称丈夫徐某是公安民警,并拿出徐某曾经使用过的值勤证件展示。实际上,徐某曾于2020年在某地短暂当过辅警。因为谎称丈夫是警察,白某某于2024年被陕西咸阳警方行政处罚。
白某某和徐某先后在多个平台建有十多个群聊,粉丝总人数保持在3000至5000人。他们捕风捉影、添油加醋,频繁发布大量涉及大熊猫的谣言视频、开设直播,将自己包装成保护大熊猫的“发声者”。
据披露,本案中的两名被告人曾炮制了诸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有地下室,地下室里面的液氮用于电击取精、抽骨髓、打血洞、活取下丘脑”“出卖熊猫获利,熊猫专家在海外有豪宅”“某专家已经被抓起来了”等谣言,利用“情绪操控”进行“流量变现”。
法院判决书显示,白某某、徐某二人捏造、散布某科研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虐待大熊猫、利用大熊猫谋利等不实信息。二人明知所散布的信息是虚假信息,但为获取直播流量收益,仍通过社交平台转发扩散。据办案机关介绍,案发后公安机关初步查明,他们通过直播获取收益3万余元、向粉丝募款14万余元,累计牟利17万余元。
法院审理认为,二人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构成寻衅滋事罪,依法判决被告人白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二人当庭表示服判,不再上诉。该判决已于7月12日生效。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苓妍
编辑:冯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