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南方都市报A01版。
7月27日晚,广东省疾控局发布通告:2025年7月20日0时至7月26日24时,全省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布在佛山2882例,广州22例,中山18例,东莞、珠海、河源各3例,江门、阳江、肇庆各2例,清远、深圳、湛江各1例。
截至7月26日24时,今年全省累计报告4824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目前,已治愈出院和解除医学观察3224例。
专家提醒,基孔肯雅热预防关键是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传播。在此,呼吁广大市民增强防控意识,定期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清除杂物,从源头上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加强个人和居家防蚊措施,避免蚊虫叮咬;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明显症状,请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翻盆倒罐清积水,应对蚊媒传染病挑战,守护健康家园。
💡💡💡
面对基孔肯雅热,防蚊灭蚊、避免叮咬是防护的关键,科学饮食加良好免疫力是防御和康复的基石。针对一般人群、发病期及恢复期患者,广东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马文君医生分别给出了详细的饮食建议。
一般人群的饮食预防与免疫力提升
目前正值夏季高温,要注意劳逸结合,规律作息。在饮食均衡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和坚果;每天保证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樱桃、黄皮、橙子、柠檬等)的摄入;尽量做到食物种类、来源及色彩丰富,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
发病期饮食建议
发病期患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尽量避免油腻、难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可以少食多餐,每天5-6餐,避免一次过量进食,同时确保食材新鲜,煮熟煮透,避免生冷食物。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患者应按需调整。乏力、恶心、头晕明显而无法保证营养摄入或抵抗力差的儿童或老年人,可两餐间口服营养补充(如:特殊医学用途食品)。
注意补水防脱水,每日8–10杯水,可补充温开水、淡盐水,适量椰子汁、鲜果汁等。
推荐:米粥、汤面、藕粉、马蹄粉、蒸蛋、嫩豆腐、蒸鱼、肉泥等,同时补水、补充电解质:淡盐水、蔬菜汤、清热祛湿的汤水(红豆薏米水、赤小豆黑豆绿豆饮、竹蔗茅根马蹄水、苦瓜黄豆排骨汤、绿豆百合汤、淮山茯苓汤等)。
避免:促炎食物,如高糖食物(如甜点、含糖饮料)、高油食物、加工食品、高盐食物(腌制食品、酱料)。同时也应避免辛辣食物,增加肠胃负担,可能加重炎症。
恢复期饮食建议
恢复期体力逐渐改善,要继续保证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推进抗炎修复。
推荐:
高蛋白食物:鱼、肉、蛋、奶、豆等;
复合碳水化合物食物:全麦面、荞麦面、藜麦、小米、红米、黑米、燕麦等;
高维生素食物:新鲜蔬菜、水果,尽量做到多品、多种、多色。
避免:
咖啡、酒精及上述提到的促炎食物。
适当增加以下抗炎食物:
富含ω-3 型脂肪酸的食物:如三文鱼、吞拿鱼、鳟鱼、亚麻籽油、紫苏油、胡麻油、栗子、核桃、杏仁等;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
蔬菜类: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如羽衣甘蓝、卷心菜、西兰花等;
水果类:尤其是浆果类,如蔓越莓、草莓、蓝莓、葡萄等;
富含多酚、黄酮的食物:如绿茶、大豆等;
香辛料:如姜黄、生姜、肉桂、肉蔻、大蒜等。
南都融媒出品
编辑:董晓妍
记者: 王诗琪 部分综合央视新闻
摄影:任磊斌
设计:郭红霞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头版头条看南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