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更创新,第二届 “英雄花开英雄城” 红色故事大赛收官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5-07-28 17:27

7月27日,第二届 “英雄花开英雄城” 花城红色故事大赛总决赛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举行,经过初赛、复赛、半决赛的层层选拔,30名选手脱颖而出,齐聚总决赛舞台,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高质量的红色故事盛宴。

图片

活动现场。

红色文化挖掘更有深度,表现形式创新多元

南都记者了解到,第二届 “英雄花开英雄城” 花城红色故事大赛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文物局)、市教育局联合主办,主题为“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以“讲故事、写故事、画故事”等多元形式,吸引全市近3000名中小学生参加。经过初赛、复赛、半决赛的层层选拔,最终30名选手进入总决赛。

据介绍,由于选手们的积极参与,本次大赛呈现了四大可喜现象。其一,选手综合水平显著提升。相较于往届比赛,选手们在故事演绎的感染力和情感表达的精准度上均有突破,整体表现更为成熟出色,能通过细腻的讲述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其二,红色文化挖掘更有深度。选手们对历史的理解更为透彻,呈现了一批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和时代英模事迹。特别是今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选手们从广游二支队的敌后游击到东江纵队的浴血奋战,一个个烽火岁月的抗争故事,生动再现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其三,表现形式创新多元。除普通话讲述外,部分参赛选手们创新采用粤语、英语传递红色记忆;启聪学校的叶加欣同学更以极具感染力的手语演绎红色故事,让无声的表达震撼人心。

其四,革命先辈的后人赓续红色血脉。来自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实验学校的杨明晔同学动情追忆了太爷爷胡正先将军为祖国坚守隐蔽战线,筑起国家安全坚固屏障的峥嵘岁月;来自广州市海珠区邓世昌纪念小学的周凌萱同学深情讲述了太爷爷不惧枪林弹雨,为了祖国无私奉献的英勇事迹;以及来自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东路小学的罗晏君同学动人讲述了外高祖在淮海战役中英勇抗战的故事。这些源自血脉深处的真实记忆,让我们感受到了家族传承中那炽热的红色力量与责任担当。

图片

专家点评。

值得一提的是,总决赛特邀党史、文化、教育、艺术等领域专家组成评审团。专家表示,选手们的表现超越了单纯讲述,触达情感深处,不但瞬间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而且实现了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让红色故事在当代焕发新貌。

经过激烈的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红色故事讲述大赛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胜奖67名,网络投票评选出卓越之星2名、闪耀之星5名、希望之星8名;红色故事原创作品大赛文字组和漫画组分别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胜奖32名,网络投票文字组和漫画组分别评选出卓越之星1 名、闪耀之星2名、希望之星3名。

图片

颁奖典礼。

各大红色文化场馆举办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红色文化氛围

7月,恰逢第三届红色文化宣传月。全市各红色文化场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形式、联动多方,举办了一系列形式鲜活、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宣传活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2025红色文化轻骑兵:重走抗战之路”活动,穿越80年烽火硝烟,让伟大抗战精神辐射湾区、浸润人心;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发现‘中共三大’”青少年主题研学,寓教于乐,让青少年在红色史迹中真切感知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农讲所旧址纪念馆“2025暑假小讲解员培训班”,让朝气蓬勃的小讲解员在“农民运动的摇篮”度过一个难忘的暑假,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传递历史的厚重与光辉......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全市营造出薪火相传、朝气蓬勃的浓厚红色文化氛围。

主会场活动现场,广州博物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农讲所旧址纪念馆等革命场馆生动演绎了《乒乓破晓映东方》《国之瑰宝宋庆龄》《华南的一座精神堡垒》《坚守初心的革命先烈杨匏安》《烛火不息照人间》等红色故事,还现场展演了《文物守护者》《永远的红色》等红色文艺节目,以艺术凝聚集体记忆,辉映红色精神。

图片

红色文化交流展示。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罗彦清 通讯员 穗文广旅宣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