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汪雅云 7月28日,在十五运会倒计时100天即将来临之际,“走进湾区 走近全运”媒体联合探访活动举行,全面展示了广州赛区筹备工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志愿者部副部长魏晓丽介绍了广州赛区“小海豚”(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者的昵称)志愿服务的相关情况。
在十五运会女足16岁以下组比赛中亮相的赛会志愿者。南都N视频记者 徐杰 摄
据介绍,本次广州赛区赛会志愿者招募主要采用了“馆校对接”机制,赛会志愿者主体来自广州地区的47所任务高校。自去年12月5日开放报名以来,收到了广州地区高校学子非常踊跃的响应,报名人数达到6.9836万名。经过高校初审和市级复审的严格选拔,目前拟录取的广州赛区志愿者共有14080名(其中十五运会9050人,残特奥会5030人),主要就是这47所高校的优秀学生。目前,近1.6万人次的预录用赛会志愿者均已完成通用培训。
广州赛区的“小海豚”们工作覆盖了赛会运行的方方面面,他们的服务贯穿赛前、赛中和赛后,核心目标是保障赛事顺畅、安全、精彩,并为各方提供宾至如归的体验。具体来说,赛会志愿者分为三大类:一是竞赛类,是指在各竞赛场地内直接为竞赛提供相关志愿服务的赛会志愿者,包括裁判辅助、竞赛服务、器材保障、颁奖礼仪等,二是专项类,是指具备特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经验,能够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赛会志愿者,包括医疗辅助服务、媒体信息服务等;三是通用类,是指前两类以外的其他赛会志愿者,包括场馆或非竞赛场馆范围内咨询引导、看台服务、观众服务、酒店接待服务等。“可以说,‘小海豚’们活跃在赛场的每一个角落,是赛事顺利运行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和温暖人心的‘微笑名片’。”魏晓丽说。
此外,志愿者们还活跃在城市侧参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据介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新彩广州全民志愿行动就是一项旨在动员更多市民群众“迎接全运、参与全运、共享全运”,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积极贡献志愿力量的城市志愿服务行动。该行动于2025年3月至12月开展,采用“1+5+N”的运行模式,即围绕“活力湾区、新彩广州、志愿全运”这1个主题,开展“志愿全运,活力广州”“志愿全运,绿色广州”“志愿全运,微笑广州”“志愿全运,文化广州”“志愿全运,幸福广州”5大志愿专项行动,构建N个活动项目联动的多元化工作模式。截至7月20日,广州地区开展新彩广州全民志愿行动系列活动总计160场,15,088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覆盖市民群众426,035人次。
编辑:陶新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