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数据显示,2025年广东省早稻种植面积达1307万亩,较上年增加3.5万亩。目前全省早稻收割工作已过九成,进入收尾阶段,预计7月底全面完成收割任务,并同步推进晚稻备耕工作。
粮食购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记者从珠海农控集团获悉,该集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今年夏收以“应收尽收快收、保障粮农收益”为原则,以五项举措保障夏粮归仓。
广东省某地的农田,收割机与运粮车协同作业。
据介绍,面对台风“韦帕”威胁与收购窗口期提前的双重挑战,珠海农控集团靠前部署,面向斗门、金湾主产区敞开收购点,台风临近前紧急抢收湿稻谷约6.9万公斤,力求最大限度护住农户“血汗粮”,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
“农控收购价是1.21元/斤湿谷,比市场均价高!”珠海农控集团下属的粮食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丰收年部分粮商压价的倾向,该集团实施“加价惠农、优质优价”政策,以高于市场价敞开收购符合标准的稻谷,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托稳市场信心,筑牢“种粮卖得出”底线。
据悉,为进一步监测粮情、做好后续收储工作,珠海农控集团提前安排专业团队深入田间地头,采集50多份样本覆盖1.5万余亩核心产区,掌握今年早稻的产量、品质;同步建立市场动态响应机制,密切跟踪价格与供需变化,为科学收储策略提供坚实支撑。
聚焦农户售粮难的痛点,珠海农控集团以各项服务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行“当日收当日付”,农户下午4点前交粮,当天即可拿到90%粮款;上门为偏远散户和行动不便者提供咨询、预检及预约收粮服务;积极联系税务部门,便利种粮大户就近开票;为斗门区农户开辟“代烘干”绿色通道,累计代烘干稻谷超9.6万公斤。
为进一步打造品牌、延伸粮食价值链,珠海农控集团研发并推出本土大米品牌“斗门一号”,并通过面向机关企事业食堂、工会福利等打通销售渠道,实现稳产稳销,优质优价,将品牌溢价有效传导至生产端,让农户共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构建起“种好粮、收好粮、储好粮、卖好价”的产业闭环。
数据显示,截至7月27日,珠海农控集团已收购本地湿稻谷约56万公斤。珠海农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鸿斌表示,后续将继续发挥国企龙头作用,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在服务“百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持续走好联农带农、惠农富农的坚实道路。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靖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