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至10月,以“嗨,你干什么来了?”为主题的澳门大型国际文化艺术盛会“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5”在澳门举行,近30个展览荟萃十多个国家/地区的前沿艺术家,包括主场展、公共艺术展、城市馆、特展、本地策展计划、平行展六大板块。
位于澳门艺术博物馆的主场展汇聚来自13个国家/地区共46位艺术家,范勃、薛峰、黄立言三位广东艺术家也带来了他们的创作。在广东艺术家眼中,澳门是怎样的呢?
在《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5》策展人讲座上,广东艺术家薛峰分享了他对澳门的看法。他说,40 年前曾有一张澳门出版的明信片,上面写,如果再不保护好澳门,很多历史遗迹就消失了。 40 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是说同样的话,但今天我们有一种新的变化,就是把文化跟旅游都结合在一起,澳门成为被文旅化的城市。
《两个澳门》
《两个澳门》是“艺文荟澳”委托薛峰创作的作品,展现了一座城市的双面镜像,由四部分构成。历史之门,20 个澳门标志性建筑的门紧密相连,形成一条穿越四百年的历史通道,叠加的轮廓象征多元文化交融的积淀;众神之城,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神像林立,代表澳门多元信仰共存的独特现象;欲望之镜,高耸广告牌构建的赌城模型,以夸张形式折射人性欲望,揭示澳门作为“东方拉斯维加斯”的另一面;眩晕之地,彩色与金色交织的地板铺陈出财富之城的幻象,象征澳门功能化空间的奢华与多变。
他表示,通过历史、信仰、欲望与财富的四重镜像,展现澳门城市文化的双重性格:一面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积淀,另一面是博彩业与财富带来的欲望奇观。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正源于这种共性与个性的交织与碰撞。
黄立言系列作品
黄立言也带来了他的系列油画作品,“第一次参加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很多作品挺有意思的,布展也不错”。他的绘画创作以现实为锚点,关心个人在现实境遇下的精神困境。通过绘画感知与平衡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在对生存境遇的不断反思中树立了一种独特而切己的表现主义风格。
黄立言强调创作的感受力,聚焦于生活中隐秘而动人的时刻,以一种远离尘嚣的旁观视角,通过摘取、剪辑与重构组成常带有怪异与幽微意味的场景和画面,让作品在纪实与虚构间获得魔幻现实主义与寓言色彩。他的创作在时间与空间、人物与动物、自我与非我的混杂与冲突间建构出神秘与曲折的语境。
在澳门艺术博物馆前面,记者还看到了范勃的作品《预言的寓言·胜利之翼》。作品以“戏谑”的方式解构了胜利女神这一经典符号,并以此为寓意对澳门展开了历史的反思,与这里作为多元文明交融的“预言性场域”形成共振。澳门的历史身份与文化层积,恰如折翼女神的“生产性异化”,映射了殖民与回归、断裂与重构的复杂叙事。当古老的精神图腾与现代的视觉质感并置,跨越时空的互文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在历史的裂缝处,所有关于胜利的寓言,都是人类在创伤与重生中书写的生存史诗。
《预言的寓言·胜利之翼》
长期从事现当代艺术研究和策展的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也参观了“艺文荟澳”。他表示,我们经常讲粤港澳,但是实际上我们平时把粤港澳艺术家汇集在一起高度交流和互动的一些展览相对还是比较少。“艺文荟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广东艺术家包括香港艺术家、澳门艺术家可以高度互动,看到彼此关心的问题,无论是共同性,还是差异化,都增进了互相之间的了解。对于广东的艺术家来说,很多人对于澳门艺术家不是那么熟悉,澳门的艺术家可能对于广东也没有那么熟悉。为此,这样的国际性活动要办得更多,加强粤港澳交流。同时,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放到一个国际化的场域当中来看待,推动这个区域的文化走出去,在一个更开阔的世界性平台交往。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温欣 摄影:陈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