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呈下降趋势 广东7天新增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

南都N视频APP · 新闻快线
转载2025-08-04 17:23

2025年7月27日0时至8月2日24时,广东全省新增报告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布在佛山2770例,广州65例,东莞、中山各11例,深圳、江门、肇庆各6例,梅州5例,珠海、惠州各4例,潮州2例,阳江、云浮各1例。

专家: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指出,基孔肯雅热是经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的,伊蚊是生活在清水中的,翻盆倒罐和清积水是可以控制疫情的。因此预防关键是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疫情传播。

康敏指出,当前广东省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本周广东全省新增报告病例数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核心区顺德区报告病例数连续下降。但国际基孔肯雅热疫情高发,广东省对外交流频繁,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叠加汛期台风、降雨等天气影响,蚊媒活动频繁,疫情防控仍然面临复杂严峻挑战。

广东全民总动员开启大灭蚊

为尽快阻断疾病传播,广东全省开展了集中灭蚊行动。

位于中山市的黄圃镇,每晚6时,各家各户相约一起点燃蚊香。志愿者介绍,这个时间是伊蚊活跃的高峰期,大家一起点蚊香,可以把蚊子从家里赶出去,再配合外围的集中消杀,就能最大限度杀死蚊子。

288a21f2-4651-4575-a0b6-253c429aa872.jpg

为杜绝后患,伊蚊的卵和幼虫也要一并消灭。家里的马桶、花盆、饮水机托盘、室外的洼地,但凡容易积水的,都要“翻盆倒罐”排查清理。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陈晓光表示,伊蚊产卵特点是跳跃式,它不会将一次怀胎的卵全放在一个滋生地,而是分处产卵,如一个地方产30只,换个地方产3-5只。而没有积水,伊蚊就没有生长环境。

对于屋上的积水,也有无人机“助阵”。一旦发现积水点,就有工作人员上去排查,既节约人力,又提升效率。

权威防控指南请收好

居家,居民小区、村镇

学校、幼儿园、托幼机构

养老院,建筑工地,医疗机构

口岸、机场

旅游景点、酒店宾馆等地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收好这份权威防控指南

↓↓↓

93cb448c-984d-4568-ab63-d1d17e8556a2.png

f1e3c5ef-717b-4f4c-bc61-9809abb4aab8.png

49391795-cd57-4279-88ec-3a4f27bdf914.png

e2aefe00-bacc-4509-bffb-207b8e4e030c.png

b5529242-2642-4813-affa-81d3fa87208e.jpg

53fa1412-1315-498c-b634-e5e96c67e34d.jpg

7a5e0857-d079-4ad8-9730-18f26892dc67.jpg

99dd66c3-d2ef-45de-bf52-2ee92c3721df.png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史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