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首个“工业上岛”“工业上楼”示范项目,琴澳创新产业园项目一期(一标段)迎来重要建设节点——首块底板混凝土浇筑圆满完成,这代表着一座现代化工业园区即已经拔地而起。
据了解,琴澳创新产业园(一期)位于横琴岛西北部,紧邻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横琴科学城等重点项目,其定位为合作区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品生产制造的核心载体、粤澳医药生产转化高地。 项目占地面积11.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4.3万平方米,主要布局食品保健品、创新中医药、生物医药前沿领域、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四大领域。
面对紧张的工期目标,项目建设团队始终将“高效、优质、安全”的理念贯穿于施工全过程,通过科学规划、精细管理和资源的合理调配,全力以赴保障工程进度。
“为确保首块底板浇筑这一关键环节的顺利完成,全体建设者克服困难,一线攻坚,从钢筋绑扎的精确对位到模板支护的稳固搭设,每一道工序均严格遵循规范标准,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与精细化管理,最终确保了浇筑任务的高效、如期完成。”深合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横琴破题"工业上岛"
过去,横琴的发展曾秉持“工业不上岛”思路,主要依托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平台进行中试等小型生产。合作区成立后,明确了以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现代金融“四新”产业为主攻方向,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启了向“工业上岛”的战略转变。
琴澳创新产业园(一期)主入口透视图。
作为合作区首个纯工业园区,琴澳创新产业园的建设无疑成为这一转型的关键“分水岭”。
如何重塑琴澳产业生态?产业园推出三大创新路径:一是依托 “分线管理”政策优势,破解琴澳生产空间稀缺难题,推动澳门品牌工业集聚发展;二是首创 “工业上楼”模式,建设低成本、定制化厂房,吸引超百家优质企业形成“研发-生产-服务”综合体;三是构建 “横琴生产+澳门监制”新生态,联动周边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科研资源,实现“医教研产”全链条融合,助力中医药国际化。
龙头企业已抢先布局产业蓝图。今年6月,飞鹤乳业全球第12家智能工厂落户横琴,成为区内首家获乳制品生产许可的制造企业。飞鹤乳业横琴工厂总经理吕玉涛透露,公司计划在产业园内筹备二期生产线的扩展工作,希望借助琴澳合作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开拓香港和澳门市场。
琴澳创新产业园(一期)效果图。
针对澳门制造业规模小但领域多的特点,园区创新推出“澳资澳标”特色服务(作为“澳门监造”示范平台,实现“澳门注册+横琴生产”)、叠加“分线管理”“加工增值30%免关税”等政策红利以及租金优惠(如前三年不超过25元/㎡),并着力推动跨境产业链融合,旨在精准匹配企业需求,延续澳门品牌工业生命并助力其升级发展。
据介绍,该项目计划2026年底建成投产,并已启动“边建设边招商”计划,目标投产后五年内引入至少15家符合条件的澳资企业,园区入驻率超80%。
文明施工环保睦邻
随着主体结构施工的全面展开,为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项目团队将文明施工贯穿于建设全过程,科学安排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在每日规定时段内(6:00-22:00)进行施工,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管理施工噪声、灯光等可能产生的影响,确保工程推进与周边环境和谐共融。
同时,项目团队主动走访周边公寓及社区,与居民深入沟通交流,开展送清凉、送温暖等关怀活动,有效增进了周边企业和居民的理解与支持,为项目顺利建设和区域稳定营造良好氛围。
未来,项目建设团队将继续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各项工作,严格把控施工质量,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科学组织施工管理,高效推进项目建设进程,力争早日实现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为琴澳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动能。
横琴工作室出品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赵雨琪 朱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