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预期寿命较女性短6年,专家呼吁重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南都N视频APP · 健闻
原创2025-08-04 20:02

“男性在健康和寿命方面均非强者,男性健康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8月2日,第十二届中大中山男科论坛暨首届大湾区男性健康管理论坛暨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男性健康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四次学术会议在广州南沙召开。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健康体检专委会主委、中山一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华教授表示,与既往主要聚焦男科、泌尿外科领域不同的是,今年的中大中山男科论坛同时开办了首届大湾区男性健康管理论坛,面向男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据了解,大会以“三体联动,临床精进·管理革新·产业破界”为主题,特邀中华健康管理学会和男科学分会资深专家、主委等领衔学术矩阵,聚焦基础前沿、临床传承创新、管理新思路等。本次论坛内容丰富多元,既包括男科主动健康与男性健康管理、自主神经与男性健康、重大慢病全生命周期管理、男性活力与抗衰等方面的大咖论道,还包含数字化心理评估、中医养生与肿瘤预防、前列腺和再生医学健康方案、男性泛血管病管理等方面的前沿探讨。

01/

男性平均预期寿命比女性少6年

激素差异与生活方式关键因素

据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武留信教授介绍,男性平均预期寿命比女性要少6年,主要受激素差异与后天行为等因素影响。雌激素对女性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使相关疾病发病推迟5-10年,而男性雄激素的保护作用不明显。此外,男性吸烟、饮酒的习惯及压力应对方式也进一步加剧了健康风险。

武留信教授呼吁,要重视男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在保护心脏健康方面,他特别提醒,男性尤其要注意保持充足睡眠、控制体重、健康饮食、坚持运动、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学会管理好压力。

图片

02/

男性主动就诊率较女性低28%

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关注

洪华教授指出,数据显示,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的主动就诊率高出了28%,尤其是在30-50岁年龄段,男性就诊率会更低一些。很多男性在遇到健康问题时,会抱着“我是男子汉”“我要扛住”“没什么大问题”的心态。但实际上,男性在寿命和健康上并非强者。

此外,男性更偏向于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或者倾向于吸烟、喝酒、暴饮暴食等不良解压方式。长此以往,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长期高压状态下,免疫力低下,甚至会增加癌症风险。洪华教授建议,男性可以培养运动、唱歌等健康多元的压力疏导习惯,在遇到压力管理问题时要主动向社会和专业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图片

03/

40年来男性精子浓度和活力下降一半

技术革新让众多患者恢复生殖功能

目前,不孕不育已经和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并列为全球健康三大问题。据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男性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一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涂响安教授介绍,近40年来,我国男性的精子浓度和活力下降了一半。不过,针对相关疾病的现代医学技术也在飞速进步,并且正在让以往的一些“不治之症”得到良好治疗。

涂响安教授表示,在男性不育患者中,有1/3的患者患精索静脉曲张,会引起少精、弱精、畸形精子,甚至无精子。在生活方式改善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后,约有70%-80%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提高精子的浓度和活力。

而在20年前还是“不治之症”的梗阻性无精症,已能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治愈。中山一院数据显示,约有80%的附睾梗阻患者术后能够恢复生殖功能。

图片

04/

男性更年期有前移趋势

睾酮水平精准检测是破解男性雄激素补充治疗困境的关键

睾酮是一种雄性激素,主要由睾丸分泌,少部分由肾上腺分泌。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山一院男科主任邓春华教授表示,睾酮不仅与男性生殖密切相关,还会对男性代谢、免疫、骨骼、神经、心血管、心理等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大量医学研究证实,男性睾酮水平低下与多种慢性疾病风险显著相关。

随着年龄增长,睾酮水平会逐渐下降。到了50-55岁左右,受睾酮水平下降影响,男性可能会出现潮热、抑郁、烦躁不安等身心症状。而在环境、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部分男性更年期已经提前至40岁左右。

邓春华教授指出,国际主流的低睾酮治疗方法是雄激素补充疗法(TRT)。然而,该疗法长期面临“剂量不足则疗效有限,剂量过高则安全性风险增加”的精准治疗难题。其核心原因在于,临床常规检测的总睾酮水平无法真实反映具有生物活性的睾酮含量。现行的男性更年期综合症(LOH)评估主要依赖总睾酮检测、结合症状量表(评估如嗜睡、情绪波动、体力下降、肌力减退等)。但总睾酮包含大量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紧密结合的部分,其生物活性极低;真正发挥生理作用的游离睾酮,则会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下降。因此,精准检测游离睾酮水平是优化TRT的关键。

图片

05/

技术突破引领精准医疗,

建立中国标准,服务精准医疗

针对睾酮精准检测的瓶颈,本次大会执行主席、中华医学会男科分会健康管理学组(筹备)秘书、中山一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张亚东教授团队,利用一项优化技术游离睾酮指数,通过检测总睾酮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简化方式(国内诸多医院可以开展),在其前期建立的男性健康队列研究中,初步揭示了不同年龄段男性游离睾酮指数水平,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特征性变化规律,提升了临床诊断率。

为了建立中国男性年龄特异性的游离睾酮参考区间,并为雄激素与男性健康的关联研究及TRT精准化提供本土化科学依据,团队又展开了新的研究。基于一项国产化的国际先进质谱技术,建立了高精度的游离睾酮检测方法,预计可将检测成本大幅降低80%左右。目前,团队即将启动一项覆盖全国8个中心的多中心大型研究,将整合男科与健康管理学科的专业力量,系统描绘中国男性雄激素水平的全生命周期图谱。

图片

06/

从“男科健康管理”迈向“男性健康管理”

推动健康管理理念全面升级

张亚东教授也是本次男性健康管理培训班的设计者。他指出,本次培训班实现了从“男科健康管理”向“男性健康管理”的拓展,体现了从男科疾病诊治向男性主动健康和整体健康管理的思维跨越。这是长期在邓春华教授“将疾病防线前移”战略指导下,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积极探索,也呼应了中华医学会男科分会主任委员商学军教授提议设立学会男性健康管理学组的初衷——大力拓展男性健康管理领域,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诗琪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