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都N视频记者从广东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1-6月,2025年度广东省重点项目已完投资5704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57%。
2025年4月1日,《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公布。其中,重点建设项目1489个、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1001个。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重点项目中,产业项目数量占比50%,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石化钢铁等5大类产业项目380个。
2023-2025年广东省重点项目进度图。
当前,佛肇云高速公路肇庆至云浮段先行工程、清远市黄茅峡水库等11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同时,阳春至信宜(粤桂界)高速公路、惠州稔平环岛高速公路、广河高铁白云机场T3至江村西段、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深圳机场至前海段工程、广东粤电大埔电厂二期工程、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项目等在建项目也推进顺利。
多个项目全力冲刺
大交通带动大枢纽
进入下半年,广东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枢纽等方面的重点项目正加力冲刺。
截至6月底,今年广东计划建成通车的9个高速公路中,有8个项目进度已超过80%。其中,深圳至岑溪高速公路江门龙湾至共和段改扩建项目(即“江鹤高速改扩建项目”)总体进度已完成90%。据了解,该项目全长约18.7公里,起于江门市蓬江区龙湾,终点连接佛开高速,通车后将为江门打造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提供保障,同时,也将对粤港澳大湾区东西两翼经济联动、区域协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骨干网络正加速完善。其中,穗莞深城际铁路今年也即将迎来重要突破——深圳机场至前海段建成通车,这意味着广州、东莞、深圳等城市的更多地区,将被纳入“穗莞深一小时经济圈”。作为串联珠江东岸主要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干线,穗莞深城际铁路自2008年开工以来,共分为三期三段建设,即广州新塘至深圳机场段、深圳机场至前海段和前海至皇岗段。据了解,今年即将通车的深圳机场至前海段,全长15.2公里,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西乡、宝安和前海等三座车站。
穗莞深城际机前段线路示意图(以实际建成为准)。
近年来,广东通过布局超级枢纽,为提升区域竞争力增添了砝码。7月30日,一架波音777客机平稳降落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第五跑道上,这意味着第五跑道的飞行程序实地验证试飞工作已获成功。修建第五跑道,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该工程已接近尾声——T3航站楼工程实现全面封顶合拢,初步具备竣工验收条件;交通中心综合体工程全面进入项目收尾阶段,室内装修已基本完成……
据了解,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完工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1.2亿人次,客货吞吐规模将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届时,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将超过北京大兴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成为全球最大单体机场。
能源项目齐发力
“绿色发展”成关键词
在今年广东的重点项目清单中,能源项目向“绿”趋势显著,绿色转型成色十足。
南都N视频记者梳理发现,在上述能源项目中,广东海上风电的发展尤为显眼。在《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中,共包含26个海上风电项目。其中,重点建设项目11个,前期预备项目15个。
近年来,随着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海上风电项目、明阳巴斯夫徐闻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国家电投广东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30万千瓦增容项目的陆续开工、投产,海上风电产业在广东日渐崛起。在2024年,广东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已居全国第一。当前,广东正加大海上风电建设力度,预计到2025年底,全省海上风电投产规模将达1500万千瓦。
阳江海上风电。
以海上风电为代表,“绿色”已成为广东能源项目的发展底色。1251万千瓦,是广东2025年上半年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数据。1251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年发电量超360亿千瓦时,与同等容量燃煤电厂相比,这一规模的海上风电的年发电量,可等效节省标煤超过1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2700万吨。
而在传统能源领域,高效、清洁也成为项目进展中的关键词。近期,位于梅州市的广东粤电大埔电厂二期工程项目4号机组汽轮机顺利完成扣盖,标志着4号机组汽轮机本体安装进入收尾阶段。据了解,该项目规划建设两台100万千瓦的清洁高效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超超临界”也被称为优化的或高效的超临界参数),总投资约81.22亿元,截至2025年6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45.44亿元。
不仅是能源项目,在其他诸多项目中,绿色发展潜力也十分突出。近期正式开工的清远市黄茅峡水库,是广东省水利重点项目,也是国家“两重”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据了解,该水库建成后,不仅将成为北江防洪体系的“关键一环”,预计年均还将输出1亿多千瓦绿色电能,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注入“清洁动力”。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朱唯信
出品:南都政务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