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向告知”到“双向奔赴”,秀雅学校重塑家校合作新生态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5-08-05 18:44

进入8月,中小学的暑假已过半,假期中家长和孩子总是起冲突怎么办?暑假的“玩”和“学”该如何科学规划和分配?小升初的学生该如何利用暑假进行学段衔接?为解决这些问题,在今年7月、8月,花都区秀雅学校的“家长会客厅”活动如期举行,旨在搭建家校深度对话平台,为家长提供专业指导,平稳迎接假期和新学年的挑战。

据了解,花都区秀雅学校承担了广州市省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初中家校合作教育实证研究”,基于课题研究要求,自2024年1月起,学校开发了家校合作交流平台——“家长会客厅”。在一间教室里,没有传统的讲台与课桌壁垒,取而代之的是围坐成圈的沙发与真诚的交流。

“这是一个家校共育新平台。”花都区秀雅学校校长张忠宝告诉记者,学校摒弃了刻板的大规模集体会议,转而采用小范围、主题化、高频次的交流模式。

家长会客厅的主题基于学生成长的热点问题产生,每次在家长群抛出主题,班主任负责遴选关注主题的家长。每一期活动,聚焦一个具体问题,邀请真正关注该议题的家长深度参与。每期家长会客厅参与人数不超过十人,如果报名人数过多,将基于同一主题开展第二期讨论。目前,秀雅学校已开展了20期会客厅,通常在双休日不定期开展。

“这种精准的对接,让沟通效率倍增。”张忠宝了解到,有一位长期参与活动的母亲感触颇深,她曾感慨道:“以前开家长会,老师讲完就散场,想多问几句都难。现在不同了,大家围坐一起,像朋友聊天,老师耐心解答,我们也能畅所欲言,心里的疑惑少了,对学校工作也更理解、更支持了。”

865x649_6891b5b692c0e.jpg?X-Amz-Content-


家长会客厅的价值,在于它敢直面那些普遍存在却又常被忽视的问题。例如,在“青春夜话”专场里,心理老师与家长们围坐,探讨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谈论情感、性别认知与社交边界。在“学法指导”主题活动中,学科骨干教师不再泛泛而谈,而是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层次学生面临的思维瓶颈,提供具体可行的策略。

在“生涯规划”主题下,家长与职业导师、高年级学生互动,思考如何在初中阶段播下兴趣与志向的种子,避免未来选择的迷茫。“不少家长感叹,原来选择方向不是高三的事,初中开始有意识地去了解、去体验太重要了。”张忠宝告诉记者。

另外,面对校园欺凌这一敏感议题,会客厅营造了安全信任的环境,引导家长识别微妙信号,学习如何成为孩子坚定的后盾并与学校有效协作。

图片

家长会客厅将以年均超过百次的精准主题交流,为超过千人次家长提供了“靶向”支持,解决了大量个性化教育难题。据学校调查,家长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

家长会客厅是《家庭教育促进法》倡导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和有力支点。张忠宝表示,家长会客厅的诞生抹去了传统家校互动中那道无形的“通知墙”。“曾经,大多数时候由学校单向传递信息、家长被动接受,彼此的需求与困惑难以被真正听见和看见。通过面对面畅聊的形式,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与情感交流得以双向奔赴。”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晓彤
图:受访者供图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