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城区的竞争力?宝安以“温度”作答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5-08-06 21:41

8月5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5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同时发布2025赛迪百强区榜单,让人们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些以“千亿”为单位衡量经济体量的城区,在数字竞赛背后,一座城区真正的活力与引力,究竟源自何处?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百强区第四的深圳宝安,以“温度”二字给出了答案。

图片

从“产业森林”到“创新雨林”:协同效率的温度

从一张图纸到一部样机,这里的距离有多远?在宝安,答案可能只是一趟电单车的功夫。对于火狗智能的创始人曹伟景和他的团队而言,创业初期最深刻的记忆之一,就是揣着产品设计图,骑着电单车穿梭在各个协作工厂之间。曹伟景回忆来时路,表示,“看着零件在眼前成型,带回组装调试,那种梦想与现实的零距离感,是宝安赋予创业者的底气。”在宝安,超过5万家制造企业如同繁茂的草木,与74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织就了一张高效率的协同网络,以宝安的机器人产业为例,产业协同的图景尤为清晰。在这里,一家机器人公司所需要的“大脑”“肌肉”和“关节”,几乎都能在“邻里”间找到顶尖的供应商:需要控制器?有国内市占率高达77%的拓邦股份。寻找精密的传动部件?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5%的同川科技谐波减速器,和打入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供应链的兆威机电空心杯电机。需要完整的关节模组?长盈精密正在为全球头部客户提供方案。

而这种高效的产业协同模式,还在不断迭代升级。当它与外部顶尖的软件能力结合时,便产生了更强大的化学反应:宝安与前海管理局、华为云共同打造全国首个具身智能产业联合创新中心,华为云提供算法工具链、AI训练能力与云边协同平台,宝安本地制造企业凭借扎实的硬件基础,通过高精度工程响应不断优化部件与整机性能,双方携手推动技术、制造与市场三端形成滚动式协同飞轮。当“一天找齐上下游,三天造出产品”,这句在宝安创业者中流传的口头禅变为日常,背后是宝安引以为傲的产业链完整度,高效率所带来的“安全感”,这无疑也是一种对创新最及时的“加温”。

从“找上门”到“送上门”:营商环境的温度

如果说高效的产业链是宝安的“硬实力”,那么润物无声的服务则是其更具黏性的“软环境”。这里的服务密码,正从“解决问题”向“预见需求”迭代。今年,宝安在全市率先推出的“五大服务包”——政策、诉求、空间、金融、场景,构建了一张系统化的企业成长支持网。“小巨人”企业鹏城新能曾因楼上企业的生产噪音与振动深受困扰,航城街道历经多轮协调,促成噪音源企业搬迁,更推动原园区提供搬迁补助,实现了两家企业利益的最大平衡。航城街道还通过整治园区秩序等手段,为辖区内184家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数字化,则为这份“温度”装上了加速器。新安街道在100个工业园区、112个重点楼宇张贴“党企直通车”二维码,让企业诉求实现“指尖响应、事事回音”;此外,围绕企业发展高频场景,宝安区梳理推出161项业务主题,涵盖企业开办、工程建设、证照申请等。实现“秒批”“秒报秒批一体化”“不见面审批”“无感申办”……并推广延时服务、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服务,让企业将更多精力聚焦于经营本身。

“实实在在地给了我们项目支撑!”兆威机电首席专家陈毅东坦言,在研发投入巨大的算力计算费用上,宝安区提供的专项补贴,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压力,这只是宝安金融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宝安搭建的金融服务体系,像一个多功能的“融资立交桥”。一方面,宝安梳理出全区25家银行和金融机构的96个信贷产品,制成“菜单”供企业按需选择;另一方面,常态化举办“政银企融资对接会”,让找钱的企业和找项目的资本能高效率地碰面。不仅如此,服务的触角还延伸至企业资本运作的更高阶梯,设立了全国首个湾区产业并购服务中心,为成长到一定阶段的企业提供更高阶的资本运作支持;依托宝安区金融超市重要平台,今年以来促成融资业务1170笔,总金额约121.26亿元,极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特别是针对小微企业推出的信用类贷款产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及时雨。

宝安大力推动“场景服务”,从2025年起,每年向全社会开放超过100个创新应用场景,发布上千项新技术新方案,目标是撬动超千亿元的应用市场。这意味着政府亲自下场,为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创造了一个巨大的“首发试验场”。

从“奋斗之城”到“幸福家园”:品质生活的温度

高质量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一座超大城区,总有差异化的现实需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温度,也藏在分钟可达的方寸间。5分钟社会救援圈:超50万名受过培训的“急救侠”遍布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的“医食住行乐安”有了妥帖的保障,15分钟就业服务圈,织就密实的企业用工和群众就业保障网;20分钟公园休闲圈:让市民推窗见绿,开门见景。30分钟文体服务圈:191家图书馆和超万场公益文体活动,让书香与活力浸润城区的每个角落。

顶级的城区竞争力,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指标比拼。它是一种综合生态的较量,强大的产业生态为区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精准务实的服务体系为市场主体清障减负,激发创新活力;而经济发展的成果,又坚定地反哺民生,营造出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在这样的生态闭环中,产业、服务与民生形成相互滋养的良性互动,又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与企业前来,形成一个正向的、自我强化的内循环。这或许就是宝安为“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命题,写下的鲜活注脚。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潘莹瑜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