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华强北街道总工会举办“百年工运史 光影‘芯’征程”职工短视频比赛,吸引辖区企事业单位80余名职工参赛。
8月5日上午,颁奖仪式在首批广东省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华强北博物馆隆重举行,通过影像语言讲述奋斗故事、传承工运精神、展示技术风采。让华强北博物馆这座街区文化地标与新质产业脉搏同频共振,释放“博物馆+”多元能量。
新质生产力孕育新质产业工人
本次大赛围绕“华强北发展史”“百年工运史”“产业工人思想政治教育”三大主题开展,聚焦基层一线职工在岗位建功、技术创新中的真实经历,生动讲述了传统市场转型升级、制造工人向数字工人跨越的华强北新质生产力故事。
参赛者用影像语言记录新时代产业工人在攻坚克难中的智慧与担当,从一个个具体事例出发,展现出新质生产力正在推动劳动形态、职业认知和价值体系发生深刻变化。劳动不再只是体力与重复,更是技术、创意与数字化协作的集中体现,华强北也正成为这一转变的缩影和前沿阵地。本次活动在塑造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同时,提供了富有温度和广度的传播路径。
短视频大赛催生数字产品大产业
短视频作为数字内容的代表性形式,正在催生对高性能终端、智能拍摄设备等新型硬件的广泛需求。此次大赛不仅激发了职工创作活力,更激活了华强北在AI硬件、无人机、智能终端等“数智产品”领域的发展动能。
数智时代下,围绕短视频拍摄、直播互动、AI剪辑、沉浸式体验等内容场景,正不断催生无人机、穿戴设备、智能稳定器等“应用型硬件”市场需求。街道正积极引导企业瞄准数智产品关键技术方向,加快推动“视频内容+AI硬件+终端产品”深度融合,形成研发、生产、应用、传播全链条生态闭环。加快打造全国领先的数智产品产业集群。从“电子产品集散地”向“数智产品高地”的转型,正成为华强北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关键一步。
博物馆变身招商引资“第一会客厅”
华强北博物馆正从科普展示平台,逐步转型为招商引资会客厅。近年来,街道持续推动“文化+招商”融合发展,华强北博物馆已成为对外展示区域产业链条和创新生态的“第一会客厅”。众多来访企业在洽谈合作之前,均由街道引导参观博物馆,通过沉浸式体验认识华强北发展史与创新生态,从而增强投资信心和区域认同感。
同时,博物馆常态化开展青少年研学、企业沙龙、行业展演、脱口秀专场等活动,打造“沉浸式展示+互动式传播+应用型对接”的复合场景。通过不断扩展“博物馆+活动”“博物馆+教育”“博物馆+招商”的融合模式,提升空间利用效率与产业服务能力,实现文化价值、产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用好博物馆这一“文化载体+产业阵地”,推动华强北文化场馆空间活化利用,赋能华强北新质生产力策源第一街建设。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林敏儿
编辑:林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