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未获赔的诉讼,公共价值远超经济补偿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快评
原创2025-08-07 00:35

2023年年底,广州女生小婷及其室友被一短视频博主盗图造“黄谣”后,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法院判决被告博主卢某出具道歉信,并赔偿1.2万元,但卢某未道歉赔偿。小婷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目前她们申请的强制执行已终结程序,但她认为这不是“白折腾”。

如此坚定的一句“不是‘白折腾’”,想必源于小婷在维权中对法律正义和诉讼价值的深刻认知。

即便造谣者卢某未道歉、赔偿,但法院的判决结果已经成为恢复几名当事人名誉的关键一步。彼时拥有30万粉丝的卢某盗取小婷与5名室友的旅行合影,配以“彩礼都是10万,你会选哪一个做女朋友?”等文字,先后发布了9条视频,形成所谓的“六姐妹彩礼话题”。司法判决从根本上否定了卢某言论的真实性,为受害者洗去不白之冤、卸下精神负担。可以说,做到这一步已经完成了原告提起诉讼的基本目标。

接下来,是让造谣者付出代价。虽然被强制执行的卢某全身上下都“凑不齐10块”,无法履行赔偿,但面对这种情况,法律也并非束手无策,现已将卢某列入失信名单。失信惩戒相关措施覆盖交通、消费、就业等多领域,卢某将面临“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局面。更重要的是,这一身份也将使卢某在社会舆论层面付出相应的声誉代价,饱尝“名誉受损”的滋味。另一个问题是,道歉能起到抚慰被害人心理、宣示正义的作用。卢某没钱赔偿,但不是没嘴道歉。倘若法院无法通过释法说理“感化”他,是否应当采取拘留、法院代刊赔礼道歉公告等间接方式,实现道歉的效果?

在现实中,能像小婷一样积极维权并成功的例子少之又少,因此小婷口中的“不是‘白折腾’”也正契合了本案的深远意义——给被造谣者勇气,让加害者忌惮。

在传统陈旧思想仍旧存在的今天,“忍一时风平浪静”“维权成本高”等观念还在阻碍着部分受害者迈出维权脚步。这种背景下,小婷拿起法律武器的选择本身已经起到了榜样作用,能降低他人维权的心理门槛。同样,她的行动也为那些正在犹豫的受害者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抗争路径。一旦这些判决成为公开可循的案例,就能成为后来者打击同类侵权行为的法律资源,甚至能为法律的完善提供助力。近年,随着相关案件逐渐增多,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对于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其他形式贬损妇女人格等情形,检察机关可以依法提起公益诉讼。可以看出,“小婷们”的维权不仅治愈着被造谣者的恐惧,也滋养着社会的法治生态。

小婷曾对媒体表达,“我也是想告诉大家,不要以为躲在键盘后面,就做什么都可以”。的确,法院的判决亮明了网络言论不可逾越的边界,能有效提高那些躲在黑暗之中的潜在加害者对违法成本的认识,警示他们:“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不是一句空话套话。

前有“取快递被造谣”的谷女士,后有被盗图造谣的小婷,这些勇敢坚韧的当事人用个人抗争带来的司法判决,推动着公众意识和法治生态的进步,其中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当事人获得道歉信或经济赔偿的范畴。这非但不是“白折腾”,反而“很值得”。

编辑:陈邹心怡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