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陆河农产品市场体系启动新引擎

南都N视频APP · 新闻快线
转载2025-08-07 11:35

8月4日,陆河县邀请到南方日报、汕尾日报、汕尾广播电视台、陆河融媒等媒体代表和果田农业、国泰青梅、日耀农夫、乌盾山、华南茶业等媒体与企业代表召开陆河县“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座谈会。

73b21f23-80a7-406d-a5a0-8eb4cc2ead56.jpg

近日,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委宣传部联合印发《“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进一步深挖“媒体+”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

座谈会围绕“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深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融入广东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进行座谈,以“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启动农产品市场体系新引擎。

八个着力,构建“媒体+”赋能体系

会议发布了《陆河县“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的首要任务是,着力推动“媒体+市场”联动,实现产销对接,深化“南品北上、北品南下”,推动陆河青梅、油柑等土特产等走进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地区,打通产销路径。

《方案》围绕“媒体+文化”共生、“媒体+生活”交融、“媒体+产业”融合、“媒体+品牌”增效、“媒体+科技”创新,结合“陆河三宝”(青梅、油柑、茶叶),积极联动央媒、省媒、市媒,探索数据赋能,培育企业龙头,以“吉康有礼”“云上陆茶”等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塑造品牌,做有故事的“文化农产品”,打造农文旅消费新场景,激发产业活力。

《方案》以“媒体+智库”聚合、“媒体+服务”转变为着力点,深化品牌建设与市场研究,强化智力赋能,进一步推动媒体服务与产业链发展深度融合,构建“产媒”融合新生态。

据悉,陆河县将以“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力争于2025年新认证“粤字号”“圳品”“汕农领鲜”等名牌农产品6个以上,打响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政企媒联动,力促特色农产品突围

今年以来,陆河县大力实施“文化润心”工程,通过开设话题,媒体引流等方式,成功举办了梅花节系列文旅活动、陆河县首届春茶开采节、非遗美食节等一系列特色农文旅活动,以“媒体+文化”,激发了“客韵新城 活力陆河”城市活力和市场动力。

a17504ea-708c-45f6-afdb-f67b8521780e.png

陆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玮玮在座谈会上指出,“媒体+”赋能是宣传战线深度融入经济主战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切入点和发力点,也是农业产业破解瓶颈的迫切需要,产业发展要与媒体紧密联动、媒体转型要服务企业发展,实现“产媒”双赢。

在全省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大背景下,“媒体+”三年行动方案的出台,为全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拓展了路径。陆河县迅速召开“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座谈会,敏锐捕捉发展新机遇,凝聚政府、企业、媒体三方合力,谋划陆河实施方案,用好“媒体+”关键一招,推动媒体资源与企业需求深度对接、共同发展,打通产销堵点,让“陆河味道”香飘更远,实现产业增效、媒体转型、互利共赢。

产媒融合,共谱“百千万工程”新篇

座谈会上,与会农业企业代表表示,陆河农产品品质优良,但是,品牌建设、市场推广仍是短板,知名度不高且销售渠道单一。近年来,也尝试用直播电商等营销模式触达全国消费者,取得了一定成效。接下来,将研发生产高标准的农特产品,希望通过“媒体+”赋能打通产销对接“最后一公里”,让陆河农特产品产得出来、销得出去。

陆河融媒与会代表表示,将积极践行“媒体+服务”理念,发挥媒体在信息传播、资源整合、品牌塑造、舆论引导等方面的优势,让媒体从“记录者”转向“赋能者”,让农货“出圈出彩”,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

“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是打通生产与消费、连接乡村与城市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增收的核心支撑。近年来,得益于省纵向帮扶与深圳坪山横向帮扶,以及“媒体+”的赋能,陆河青梅、油柑、茶叶产业在生产端、销售端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接下来,陆河将以“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导向,构建“科技+媒体+数据”融合模式,让“媒体+”为产业发展赋能,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让陆河的每一条产业链都焕发生机与活力。

南方+记者 彭骏

通讯员 陆河宣

来源:南方Plus

编辑: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