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前列腺癌患者初诊已发生转移,50岁以上男性应早筛早诊

南都N视频APP · 健闻
原创2025-08-09 09:29

近日,香港演员罗家英公开透露前列腺癌复发,笑称目前正在接受“女性荷尔蒙注射治疗”以抑制癌细胞发展。专家指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超一半前列腺癌患者初诊已发生转移,银发男性应关注早筛早诊。

图片

2023年,罗家英在贵州榕江

前列腺癌已成为威胁老年男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年龄一般在5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会升高。广东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魏强教授指出,前列腺癌确切病因虽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都是重要的危险因素。有家族病史的男性,患病风险显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前列腺癌往往症状隐匿,不易察觉,被称为男性“沉默的杀手”。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一系列泌尿系统症状,如尿频、尿急、尿流缓慢、排尿费力,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此外,还可能出现血尿、精液带血、勃起功能障碍以及骨盆区域的疼痛不适等症状。一旦癌细胞发生转移,骨痛、病理性骨折等也可能接踵而至。

图片

广东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魏强教授

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据统计,在中国54%的患者在初诊时已发生转移,患者预后较差,给治疗带来了较大挑战。

据介绍,前列腺癌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分期、身体状况等因素个性化制定。早期患者通过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放疗等局部治疗手段,可获得较高的治愈率。到中晚期,则以内分泌治疗为基础治疗方法,这主要是由于前列腺癌的发病与高水平的睾酮——这种男性激素密切相关,这也是为什么罗家英声称接受“女性荷尔蒙”注射治疗。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严格来讲应称为雄激素剥夺治疗,其本质是通过降低体内雄激素、尤其是睾酮的水平来抑制癌细胞生长,而非真正使用女性荷尔蒙。此外,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也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作用。

很多前列腺癌患者都使用内分泌疗法,但前列腺癌细胞也很顽固,持续用药后对这些疗法不敏感的癌细胞会繁殖来,导致患者发展成所谓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

魏强教授表示:“mCRPC是前列腺癌的终末期,一旦进展至mCRPC阶段,患者的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均会显著增加,5年生存率仅为36.6% 。这一阶段的治疗选择日益复杂,部分患者在使用现有治疗方案时可能出现耐药性,或因疗效不佳而频繁更换药物,进一步增加了治疗的不确定性与挑战。因此,患者和医生亟须更加有效、可持续的治疗方案。”

图片

广东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魏强教授

近年来出现的新疗法给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带来希望:首先是PARP抑制剂,被认为在前列腺癌治疗中具有很大潜力,目前已经有数款这类药物面世;另一种是"放射配体疗法(RLT)",尤其是采用镥-177为核素结合前列腺癌特有标志物PSMA为代表的放射配体疗法最受瞩目。这种疗法简单说就是先给癌细胞贴上"标签",再用放射性物质精准打击,既有效又不会伤及无辜。

魏强教授强调,应将前列腺癌的防治关口前移,推动早筛查(建议50岁以上男性做PSA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在延长生存期的同时,尽可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戴萱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