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近160小时被表扬,一出“崇尚奉献”的PUA表演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快评
原创2025-08-08 17:11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贴出了一则《关于加班的通报表扬》。表扬信中,榜一员工加班159.96小时,平均下班时间为23:12。其称,这是朋友工作的电商公司发布的7月加班通报表扬红名单。名单上的员工因“具有高度责任感、默默无私加班奉献”上榜,其中加班时长最低的也有68.41小时,在通报表扬的末尾,该电商号召全体员工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全社会反对内卷与不良加班文化的情形下,“通报表扬加班”一经传出,舆论为之哗然,网友们纷纷指责认为该公司在变相鼓励超负荷工作。平均每天超过5小时的额外工作,将下班时间定格在23点后,这份被企业冠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表彰,在公众眼中却成了违法行为的遮羞布:“天选牛马”“不像是表扬,像是羞辱榜,加那么晚啥也没有”“公司这么明显的PUA,不会真有员工上当吧”……

事实上,公然提倡加班并非个例。“有空就去‘加班’吧,去完成那些我们还未完成的事”“白天加白班,不瞌睡;晚上加晚班,睡不着”“大家加,才是真的加,加班真好”……几年前,山东浪潮集团在办公区悬挂加班标语,一度引发了网友批评,令人记忆犹新。

劳动法明确规定,月加班时长不得超过36小时,而涉事员工加班量超法定上限4.4倍,无论企业如何辩解“非强制”,只要存在以表彰诱导、以考核施压的隐性强迫,就难逃违法嫌疑。毫不夸张地说,将违法加班美化为“奉献”,本质是对法律的漠视,更是对劳动者权益的公然侵犯。

必须厘清的是,崇尚奋斗并非“美化加班”的借口。真正的奋斗是效率与价值的提升,而非时长与体力的堆砌。企业将管理低效的恶果转嫁给员工,用“能者多劳”的话术掩盖人手不足、流程冗余的真相,最终催生的不过是“摸鱼式加班”“表演式奉献”的职场怪象。医学研究警示,长期熬夜加班导致免疫力下降、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激增,甚至猝死。加班近160小时的“榜样”,无疑是在将劳动者推向透支生命的深渊。一位网友尖锐地指出,“160 小时换来的表扬,不过是用健康堆砌的虚假勋章。”

值得警惕的是,这类表彰正在扭曲职场价值观。当企业将“工作时长=敬业程度”奉为圭臬,当招聘页面“偶尔加班“的承诺与实际加班数据形成反差,那些深夜亮着的办公室灯光,映照的不是奋斗者的荣光,而是被异化的劳动观。令人欣喜的是,相关部门已经出手整治畸形的加班文化。几年前,人社部与最高法联合发布典型案例为企业划定边界:拒绝超时加班的员工受法律保护。从济南劳动监察部门介入调查浪潮集团,到最近广州法院判决“闭眼3分钟被开除”企业赔偿5万元,这些行动都在传递清晰信号:休息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健康权永远高于企业绩效。

破除畸形的加班文化,还需要企业找回“以人为本”的初心。优化流程而非堆砌人力,尊重规律而非比拼时长,才能让奋斗回归本质。当企业明白真正的竞争力不是寄希望于超负荷加班,职场才能找回应有的温度与尊严。破除畸形加班文化,不仅是对劳动者权利的捍卫,更是呵护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人是目的而非手段“这一文明底线的坚守。这记警钟既为企业而鸣,更为每一个渴望有尊严生活的人而鸣。文|胡欣红

编辑:何起良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