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小伙李正才意外去世后,捐献器官挽救5人,引发网络关注。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到,负责此次器官捐献协调的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OPO科(器官获取与分配科)。8月8日下午,该科室常务副主任周威向南都N视频记者讲述了捐献前后的诸多细节。他提到,家属主动提出捐献,非常难得,“这是一场伟大的生命接力。”
医生向捐献者遗体默哀致敬。
周威告诉南都记者,李正才今年22岁,湖北荆州人,是家中的小儿子。据他的父亲李玉坤说,他家条件不好,但才才很乖很孝顺,从小就懂事。之前他修过车,当过厨师,3个月前找了一份送外卖的工作。“他总说干这活只要人勤快点,就能挣到钱。”
8月1日,李正才在宜昌旅游玩水,不小心跌入了深水区。其他人发现后,迅速施救,把不会游泳的李正才捞上了岸,但那时他就出现了心脏停跳。周边有人帮忙做了按压,他的心跳恢复了,但依旧昏迷,被救护车送进了医院。
经过连续几天的抢救,奇迹没有发生。由于大脑缺氧时间过长,李正才陷入深度昏迷,并于8月4日出现脑死亡表现。多学科专家从武汉赶到宜昌为其会诊,最终结论为“符合脑死亡诊断”。医护人员只得将这个遗憾的消息告知重症监护室外等候的家属,并解释说,脑死亡是不可逆的,只能靠药物和机器维持,但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李正才的父亲李玉坤和大哥李正华思虑再三后,主动向医生提出,有没有可能做器官捐献?
按照服务片区划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OPO科(器官获取与分配科)派出工作人员前往宜昌,协助完成家属的这个心愿。在器官捐献协调员带来的《人体器官捐献亲属确认登记表》上,李玉坤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说:“如果儿子的器官能帮助到别人,他短暂的一生就有了意义,我们的心里也有了念想,总觉得他还活在这个世上。”
周威向南都记者回忆,李正才的父亲填表时,把所有能捐献的器官都打了勾;8月6日,工作人员准备进手术室进行器官获取,他才追上去询问,能不能把孩子的眼角膜留下。“当时他说了一句很感人的话——希望留下眼角膜,自己的小孩以后还能找到回家的路。”
最终,李正才捐献的心脏、肝脏和一对肾脏被送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进行移植手术,肺脏匹配到了一所省外的医院。周威向南都记者介绍,器官分配是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TRS),按照既定的机制(比如配型、等待时间、地域等),由计算机自动匹配的,能最大限度地排除人为干预,确保器官分配的公平、公正。
8月8日上午,南都记者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了解到,前述的所有移植手术均顺利完成,李正才捐献的器官共挽救了5名患者。
周威说:“目前在国内,家属主动提出捐献的占比不高。其一,可能很多老百姓还不知道;其二,从心理上、传统观念上,有些家属不一定会愿意,也可能怕别的亲属有异样的眼光。但在这个捐献案例中,家属能够主动提出来,我觉得非常难得。这是一场伟大的生命接力,捐献者和家属都是造福社会的英雄。”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侯婧婧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身边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