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日历丨在一“扇”清凉里 读懂中国三千年的扇文化

南都N视频APP · 新闻快线
转载2025-08-09 11:20

dbe3ce4d-335f-4499-835c-8def9b49d677.jpg

12ca1246-c5ca-4833-80bd-1e36b7183e16.png

立秋刚过 暑热不减

猜你需要这样的清凉好物

今天一起认识

明四家金笺山水图扇页

01

明代名家扇面套装

集实用与美貌于一身

中国扇文化底蕴深厚

扇子不仅是引风祛暑的实用之物

经过名人雅士挥毫题墨后

就形成了集诗、书、画、雕刻于一体的

独特中式美学

2783f257-0648-4318-88a8-128fe830b659.jpg

这组明四家金笺山水图扇页

光是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

032de467-382b-4589-a4aa-0f2550b61148.jpg

第一幅是沈周的山水扇页

他以墨笔绘山水

还在扇页上题诗一首

谷口人初到,凉风吹暮烟。树疏星欲下,壑浅月能全。鸟语长桥外,溪流曲径边。一灯行远影,山色入画前。

沈周的山水画富有诗意

他善于运用笔墨表现山水的神韵和气魄

使画面充满生机和活力

ad1507a0-1111-46b1-b65b-0bd027305d47.jpg

再来看文徵明的画作

金笺设色的扇页上同样自题诗一首

绿树浓烟合,斜阳在远山。寻诗江浒上,独坐不知还。徵明。

d70df23f-5c9b-4710-9c4d-0f93ca8a894d.jpg

此外

扇页上还有张灵题的一首七言诗

文徵明写山水如写行楷

一石一树皆带古意

1a0935d5-a295-4dd3-8abc-5949bd9913c0.jpg

第三张扇页上

唐寅的山水人物图

958feff4-c00c-443b-b252-09467fb91774.jpg

图绘远景烟波浩渺

近景两位高士对坐闲谈

远近虚实对比强烈

笔触细腻,意境幽深

a6a4970c-a5f2-4b78-847f-af99a5ab282c.jpg

最后一幅是仇英的山水人物图

扇页款署“实父仇英制”

2a9db11d-9826-4732-8fc9-81593f5650ba.jpg

图绘一高士临流而坐

表现出文人闲适自得的

精神世界和生活情趣

52c41582-5ddf-4c1e-97f1-142d84fc1468.jpg

四张扇面各具特色

集齐了明中期最负盛誉的四位画家的大作

山水画在金笺扇面上更显匠心

02

“明四家”指的是哪四家?

“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

指的是明中期四位画家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明代孙克弘为仇英《山水图》卷所作跋

首次将四人并称

清代吴伟业曾提到

“前朝以仇、唐、文、沈为四家。”

“明四家”的说法遂成定论

他们承继宋元传统,摹古开新

创造出寓意深远、格调高雅的吴门艺术境界

代表了当时绘画创作的最高水平

f8d14e9e-dd13-4a25-86bc-d8b99808427d.jpg

△明 沈周(款)山水人物大册(之六 桐阴观鹤),天津博物馆藏。

当他们的画作与扇面相结合

扇面书画的笔墨神韵尽显

扇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里

展现了其跨越古今的魅力与生机

03

中国三千年的扇文化

可追溯至殷商

中国扇的源流可溯至三千年前

殷商时期的仪仗“翣”

承载礼制威严的羽扇

悄然开启了东方扇文化的长河

秦汉时期,纨扇渐成风雅之器

及至明清

随着折扇传入中国

扇面艺术及制扇工艺

都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

c6aef8b2-52a0-4057-9f23-ba9ab1483121.jpg

△清御题恽寿平画册诗意竹骨扇,天津博物馆藏。

在天津博物馆的扇文化主题展上

各类型的中国传统扇集体亮相

其中70%为首次展出

d2c9fe0d-6321-4004-84d1-1a5908c26e01.jpg

9362cb54-6581-4220-8fd9-a477a3594a47.jpg

在扇面的咫尺间

晕染出诗画相生的艺术维度

也使人们得以窥见祖国大好江山

这些凝结着生命感悟的方寸之作

化作流动的审美长卷

在开合舒卷间延续着千年文脉的呼吸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