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启动深调研,聘调研顾问助力广东生物医药产业破局进阶

南都N视频APP · 健闻
原创2025-08-09 19:08

8月8日,南方都市报正式启动“2025年度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创新力深调研”。此次深调研由广州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办公室担任指导单位。启动仪式汇聚政、产、学、研、资代表,围绕政策赋能、资本助力、技术转化、创新药出海等议题,探讨广东冲刺生物医药与健康万亿级产业目标的路径。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创新力深调研启动

覆盖5大区域的生物医药企业

当前,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正迎来关键发展期。作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五大集聚区之一,广东已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珠海、中山等城市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图片


广州市工信局生物医药处处长李娟详细介绍了广州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面的多项举措。她表示,广州正充分发挥医疗资源和科技资源等优势,通过强化产业组织保障,多措并举支持企业成长。“目前,广州市正在推动组建目标规模达20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持续优化审评审批环节,精准解决企业核心诉求。”

作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见证者、记录者、参与者,南方都市报始终深度关注行业变革。

图片

“南都将启动2025年度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创新力深调研。此次调研,正是南都践行媒体责任、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南方都市报党委副书记、主编刘江涛指出。

图片

南方都市报编委、文教卫旅CEO李阳在本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破局生物医药创新力困局——广州临床研发优势与产业出海新路径》的主旨演讲。李阳提出,此次深调研行动将聚焦技术创新、临床应用和产业协同三大关键领域,计划覆盖全国5大核心区域的生物医药企业。调研团队将创新性地采用"三维评估模型",从创新力、转化力和协同力三个维度对企业进行系统评估,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和企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启动仪式上,双方领导为首批专家颁发调研团顾问聘书。

从中医药大省走向中医药强省

专家:加大对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

“在政策的叠加支持下,广东中医药正处于历史发展的黄金时期。”著名药学专家、暨南大学原副校长、生物活性分子与成药性优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叶文才在题为《传承创新 推动广东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中分享。

图片

岭南地区有着独特的中医药体系,拥有活态传承的国家级中医药非遗9项,并拥有王老吉、陈李济、敬修堂等十余家中华老字号企业。

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省中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7.1亿元,其中中成药334.3亿元,占全国11%以上,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

不过,叶文才观察到,尽管广东中医药产业有一定基础,但也面临道地药材种源退化、基础研究薄弱、名优中成药产品二次开发率较低的挑战。“广东省拥有历史悠久、疗效显著的名优中成药120余种,其中尚未开展基础研究、剂型落后的品种超70个,二次开发率不足35%,亟待通过现代科技赋能提升价值。”

如何推动广东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叶文才建言,从发展高品质中医药生产基地、挖掘医院制剂和临床验方、开展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等多方面推进。

叶文才进一步指出,“随着岭南中草药活性成分不断阐明、医院制剂和临床验方的逐步发掘,以及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不断深化,结合AI等多学科的协同攻关,广东中药创新药物研发必将焕发蓬勃生机,为广东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策划:李阳

统筹:尹来 王道斌 游曼妮 黄海珊

执行:王诗琪 伍月明 叶可可 麦毓轩 刘哲 谢泽桦 宋耕洋  实习生 温玮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伍月明 李文 王诗琪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冯宙锋

摄像:蔡文茵 罗雪纯

设计:张许君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