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宝母公司华润饮料现业绩下滑。该公司近日发布补充公告,预计2025年中期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约为7.9亿元至9.02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20%-30%。这一关键财务预警基于对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的初步评估,凸显出公司当前面临的业绩压力。
同日,华润饮料管理层也出现重要变动:孙永强因工作安排调整,自8月8日起辞任非执行董事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职务;接任者张建民凭借其在华润集团业务单元担任兼职外部董事的背景,以及超过20年的企业管理、并购及资产管理经验,被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任期三年。
净利润低于市场预期
华润饮料解释三方面原因
继7月25日发布盈利预警公告后,华润饮料于8月8日再发补充公告,指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预计下降20%-30%。
瑞银报告指出,华润饮料上半年净利润低于市场预期的按年增长双位数。该公司管理层在随后的分析师和投资者会议上表示,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包装水行业竞争加剧,要求更高的销售与分销开支;产品组合的变化导致毛利率下降。
该行预计,华润饮料的盈警将对整体饮料行业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亦注意到华润饮料计划派发中期股息。该行亦预计,市场对华润饮料的盈警反应负面,因大幅逊市场预期。另外,该行管理层并无提供任何具体指引,但预期下半年的竞争形势仍不明朗。
可以看到,华润饮料净利下滑的一大原因是成本高企持续挤压利润空间。饮料行业核心原材料如糖、包装材料及物流成本近年来持续处于高位。华润饮料旗下拥有“怡宝”等知名品牌,其纯净水、茶饮料等产品对包装材料依赖度高,成本压力难以完全通过终端提价转嫁给消费者,毛利率承受显著压力。
从行业角度,国内饮用水及饮料市场早已是竞争白热化的“红海”。传统巨头如农夫山泉持续巩固地位,娃哈哈、百岁山、康师傅等均是怡宝的有力竞争对手,元气森林等新锐品牌加速抢占细分市场,挤压包括华润怡宝在内的老牌企业份额。
为寻求长期增长动力,华润饮料近年来在新品研发、渠道精耕以及品牌年轻化建设等方面持续投入。这些战略性投入在短期内会显著增加费用支出,其效益释放具有滞后性,从而对当期利润构成压力。
在公告中,华润饮料表示,将通过采取适当政策以保障终端市场稳定,实现非水饮料第二增长曲线推新和打造,并积极采取成本控制措施,优化运营管理,从而抵消部分该等负面影响。
新高管到任被寄予厚望
经验赋能与治理优化是关键
在业绩承压的关键时期,华润饮料宣布其非执行董事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换人,有超过20年资产管理经验的张建民加入华润饮料。业内人士指出,张建民的加入引人注目,其深厚的企业管理、并购整合及资产管理背景,对于正处于转型攻坚阶段的华润饮料具有多重价值。
一是凭借丰富的集团层面管理经验和外部视角,张建民可协助董事会更精准地评估当前战略的有效性,特别是在成本管控、投资回报率提升、潜在并购机会识别等方面提供专业意见。
二是强化公司治理与风险控制:作为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张建民在资产管理方面的专长有助于完善高管薪酬与长期业绩的挂钩机制,并加强对重大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与管控,保障股东利益。
三是其华润集团兼职外部董事的身份,有助于促进华润饮料与集团内部其他业务单元,比如零售、物流等的潜在协同效应挖掘,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同样有声音认为,利润的显著下滑为华润饮料敲响了警钟,反映出在成本、竞争、需求等多重因素交织下,传统快消巨头面临的转型阵痛。张建民的加入能否有效遏制利润下滑趋势,关键在于华润饮料能否在短期内有效应对成本压力、提升运营效率,并在中长期坚定推进产品创新与渠道转型战略,重塑核心竞争力。
南都湾财社记者将密切关注华润饮料后续的半年报详细数据以及管理层给出的具体应对措施。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