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李洁琼 8月11日,珠海市斗门区正式上线"斗来居"数字化平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与金融政策支持,将农村闲置农房转化为乡村振兴新动能。该平台的上线标志着斗门区在探索"创新乡村再造体制机制"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斗来居"平台上线。受访者供图
三级服务体系构建盘活新格局
斗门区创新构建"1+5+N"三级服务架构,形成区级统筹、镇级招商、村级收储的联动机制。
斗门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斌介绍,该体系包括1个区级运营平台、5个镇级托管中心和81个村级服务站点,实现闲置农房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
为规范盘活流程,斗门区已出台《农村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实施方案》等15份政策文件,建立起从资格审查到用途监管的全流程规范体系。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区已通过出租、合作、入股等方式盘活闲置农房583套,带动村民增收404.28万元,村集体增收74.3万元。
"一镇一模式"打造特色样板
立足各镇资源禀赋,斗门区精心打造“一镇一模式”样板:井岸镇草朗村将闲置农房改造为企业人才房,白蕉镇虾山村活化闲置农房发展民宿业态,乾务镇新村村把闲置农房改建为陪读房,斗门镇下洲村创新“村集体+农户+企业”入股模式,莲洲镇石龙村则通过农房盘活吸引青年返乡创业。
目前,全区已建成民宿105套、人才房111套、文化体验点9个,实现“农房+文旅”“农房+产业”深度融合。
斗门区有大量闲置农房盘活。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为支持闲置农房盘活,斗门区金融服务中心推出"整村授信"特色产品,实现全区101个行政村"整村授信"全覆盖。通过派驻101名金融村官,简化农户贷款手续,实现"随用随贷"。截至目前,累计贷款余额达24.31亿元。
斗门区金融服务中心表示,下一步将加强与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开发与盘活项目相匹配的信贷产品,持续优化金融支持政策。
"斗来居"平台赋能数字化流转
当日上线的“斗来居”平台,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闲置农房“线上化、精准化”流转。平台集成三大核心功能:全景展示超300套优质农房,支持按区域、价格、用途筛选;提供线上签约与合同备案服务,实现交易闭环管理;实时更新政策解读与流程指引,让群众“一键知晓”盘活路径。
平台采用"村级-镇级-区级"三级审核机制确保房源真实性,租户可一键预约看房、在线签约,大幅提升交易效率。珠海传媒融创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该平台将有效解决传统农房流转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当天,“斗来居”小程序同步正式上线并成功促成首笔交易:莲洲镇石龙村三湾一栋约293平方米的闲置农房,以月租约1325元达成租赁合作,计划用于建设教育基地。
斗门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动闲置农房盘活与农房风貌提升、乡村业态培育等深度融合,为"百千万工程"在基层落地提供坚实支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与数字化赋能,让老房子焕发新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