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8月12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及残特奥会深圳赛区颁奖礼仪志愿者培训在深圳大学正式开营。来自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的200名“小海豚”(赛会志愿者)庄严宣誓,将投入为期20天的高强度、专业化训练,为赛时提供精准、优雅、高效的颁奖礼仪服务。
重温感动瞬间 “毫米级”服务诠释志愿精神
开营仪式现场,一条专题短片让在场众人重温深圳大学颁奖礼仪“志愿者先锋队”在残特奥会自行车赛中的服务场景:烈日下他们坚守岗位、精准站位;颁奖时他们沉着控场、分毫不差。这支队伍用“毫米级”的严谨服务践行责任,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火炬在光影流转中持续传递。“轮椅划过跑道的触感、奖牌传递时的心跳,都是我们用青春践行责任的见证”,先锋队成员李葱葱的分享,让在场所有人深切体会到志愿服务中细节的重要性。
随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执委会竞赛部副部长、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何建辉为志愿者团队授旗。当承载着湾区希冀的中华白海豚元素旗帜,传递至志愿者代表掌心的一刻,旗帜的飘扬定格为青春的承诺。“我志愿成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颁奖礼仪志愿者!以礼为纲,恪守中华气韵;以诚为盾,捍卫赛场尊严!让微笑化作簕杜鹃,绽放岭南温暖;将专业淬炼金石志,辉耀赛场荣光!执青春笔锋,刻写新时代荣光;以特区匠心,铸赛事丰碑!为体育精神添彩,为先锋深圳争光”,全体志愿者肃立宣誓,字字铿锵,尽显青年志愿者的赤诚初心与使命担当。
深圳大学副校长汪永成在致辞中表示,深大将以“荔园风骨”淬炼的人文仪轨为底蕴,推动志愿者将人文素养转化为赛事服务的“湾区气度”。深圳技术大学学生部学生成长发展中心主管王学谦则强调“工匠基因”的传承,希望志愿者们将严谨态度投入培训,在细节打磨中淬炼赛事服务的“金石精度”,用专业诠释责任与担当。
三大维度锻造“零秒控场”的精锐之师
曾服务于奥运会、冬奥会、亚运会等顶级赛事的资深礼仪专家,培训导师代表刘雨楠表示,导师团队将以“工匠标准”开展培训,让严苛成为志愿者成长的“赋能养分”。
据了解,为打造“仪态万方、默契无间、心火相映”的精锐之师,本次培训将构建起“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覆盖20天全周期、三大模块的淬炼。其中,“形体根基”将聚焦仪态雕塑、体能攻坚与形象管理,并结合舞蹈形体解码训练,从站姿、走姿到面部表情进行全方位雕琢,让优雅仪态内化为肌肉记忆;“流程规范”将深耕入场仪轨、奖牌递送、流线演练等核心环节,对奖牌托盘15度角倾斜等细节开展千次重复训练,在确保颁奖环节“零秒控场”的同时,实现各岗位无缝衔接;而“战备内核”则引入风险沙盘推演模拟各类应急场景,同步融入赛会文化培植与服务意识熔铸,辅以全真流程演练和极限压力考核,全面提升志愿者在高压环境下的应急处置能力。此外,培训工作团队还将评选“学习态度标兵”“最佳参与奖”“学业优异奖”等荣誉,为优秀学员颁发证书,激励志愿者以更高标准精进服务能力。
开营首日,第一课由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体育展示与颁奖处副处长杜熙茹主讲《十五运赛事知识通识殿堂》,为志愿者夯实赛事认知基础。据悉,培训完成后,200名志愿者将遵循“一队多馆、就近选派、精简高效”的原则,在深圳赛区执委会的统一调度下,以流动或驻馆形式奔赴25个属地场馆开展颁奖礼仪服务。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吴春熠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