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晚,重庆银行接连发布三份公告,披露两起股东权益变动事宜。其中,大股东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渝富资本”)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1.5%股份,减持后持股比例将从23.45%降至21.95%;与此同时,重庆市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重庆地产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增持1.5%股份,持股比例将从5.10%提升至6.60%。
重庆银行在公告中强调,此次减持不会导致重庆银行控制权发生变更。记者留意到,减持完成后,重庆银行A股层面的前三大股东座次不变,整体国有法人股占比略降,但仍保持绝对控股格局。有市场分析认为,此次股权调整属于重庆国资体系内部的资源优化,反映地方国企在金融领域的战略布局调整。
两大派系股东“高位”交换
据公告披露,此次权益变动的核心为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重庆水投集团”,系渝富资本一致行动人)计划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5200万股重庆银行A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50%。减持完成后,其持股比例将从8.50%降至7.00%,这部分股份将由重庆地产集团接手,交易总金额不超过5.8亿元。
重庆地产集团的增持计划显示,其拟在2025年9月2日至11月30日期间,以大宗交易方式增持不超过5200万股股份。这一安排在数量与时间上均与重庆水投集团的减持计划完全对应,意味着此次增持仅针对接盘上述减持股份,暂无进一步增持动作。
重庆银行2025年一季报显示,其股东构成涵盖境外法人、国有法人、民营法人等主体,总体呈现“国资主导、内外资融合、民企多元参与”格局。其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以境外法人身份位列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33.75%;渝富资本作为国有法人,持股占比14.28%,位列第二大股东;大新银行有限公司作为境外法人持股占比13.20%,位列第三大股东。重庆市水投集团(国有法人)、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民营法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有法人)、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民营法人)、重庆地产集团(国有法人)、重庆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民营法人)、重庆北恒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国有法人)依次位列第4-10大股东。
重庆水投集团隶属于重庆渝富系,与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构成一致行动人,两者合计持股比例达22.78%。重庆渝富系的“一致行动人”阵容庞大,除重庆水投集团外,还包括渝富(香港)公司、重庆水务环境控股集团、重庆科技创新投资集团等超10家机构,这些机构合计持股5.19亿股,占比14.95%;叠加重庆水投集团的持股,渝富系整体持股比例高达23.45%。
相比之下,本次增持方重庆地产集团的持股力量相对薄弱:目前其直接持有重庆银行1.75亿股,占比5.03%;即便计入一致行动人重庆康居物业发展公司、重庆房综置业公司、重庆巴渝民宿集团,合计持股也仅1.77亿股,占比5.10%。本次增持完成后,其持股比例将提升至6.6%。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股权交易发生在重庆银行股价回升至高位的节点。据Wind数据显示,近年来重庆银行股价呈现出“先抑后扬、逐步回升”的震荡走势,从2022年10月下旬5.66元/股的历史低点,截至2025年8月12日收盘价10.27元/股,以前复权价格计算,股价已较2022年低点实现翻倍,成功收复上市以来的长期下跌“失地”,重回相对高位区间。
有市场分析认为,渝富系选择在高位减持,“基于自身发展需要”获取流动性,而重庆地产集团急切接盘的意图,或与其希望增强在重庆银行的影响力及潜在合作有关。这“一减一增”的操作,亦反映出重庆银行重要股东层面的股权结构出现松动,市属国资或正在内部再平衡。
资产规模冲刺“万亿”目标
官网显示,作为中国西部及长江经济带首家“A+H”上市的城商行,重庆银行成立于1996年,2013年,重庆银行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城商行。2021年,该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截至2024年末,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36.79亿元,同比增长3.54%;实现净利润51.17亿元,同比增长3.8%。2025年一季度,增长势头延续。据重庆银行一季报披露,2025年前3月,该行实现营收35.81亿元,同比增加5.3%;归母净利润16.24亿元,同比增加5.33%,业绩实现连续5个季度“双增”。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重庆银行资产规模突破9300亿,较上年末净增750亿,同比增长8.8%,增速位列A股上市银行板块第2位、中西部上市银行第1位;资产质量同步优化,实现“三降一升”,不良贷款率下降,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47%。
回溯2024年,重庆银行高速增长的核心抓手在于对重大战略的全力支持。年报显示,2024年重庆银行组建贯彻重大决策部署工作推动小组,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以及“五篇大文章”、现代制造、乡村振兴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持续加大金融支持,推动资产、负债业务双增长。
资产端,研发“工业绿效贷”“设备更新贷”等产品模式,公司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00%,其中科技、绿色、普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幅分别达32%、40%、22%、25%;负债端,动态优化产品定价和久期结构,储蓄存款余额近25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18%。
截至 2024 年末,重庆银行贷款结构呈现显著分化。公司贷款本金总额达 3130.03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626.05 亿元,增幅达 25.00%;而零售贷款本金总额为 976.18 亿元,仅较上年末增加 26.68 亿元,增幅 2.81%,两者增长差距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银行公司贷款对国有控股企业存在较高依赖。据联合资信报告显示,2024 年该行国有控股类企业贷款占企业类贷款总额的比重高达 78.17%。
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重庆银行董事长杨秀明表示,2025年是该行稳健发展、奋进“万亿”新征程的关键一年。将在锁定万亿奋斗目标基础上,高起点谋划“十五五”发展,细化各项战略举措,加快建成全国一流上市商业银行。
当前,正值重庆银行向“万亿”资产规模奋进的关键阶段,此次渝富系与重庆地产集团的股权变动,是否会为重庆银行的“万亿”征程带来新的变量,无疑将持续牵动市场的目光。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管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