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随笔集聚焦“生活小确幸”:往四面八方去,向自由自在行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5-08-13 11:24

近日,诺奖得主莫言与王振共创的随笔集《放宽心,吃茶去》正式与读者见面。该书以散文、诗歌、摄影的形式记录日常,形成一部文字版vlog,将山川湖海、市井烟火的美好瞬间一一定格。

图片

《放宽心,吃茶去》的书名,源自莫言因柏林禅寺未开、只能在门外遥观时创作的诗句“放宽心境吃茶去,大义微言梦里寻”。莫言并未执着于入寺的结果,而是将寺外所见所感转化为创作灵感。当莫言在颐和园刻意拍月未得满意作品时,他也写下“钓来东海一轮月,照我蹒跚夜路行”,不困于没拍到好照片的遗憾,转而捕捉过程中偶然涌现的诗意。

这两个故事共同表现了“放宽心”的本质:主动接纳世界的不确定性,与生活和解,让过程本身成为滋养生命的力量。正如莫言所说:“就像猎人打猎,不一定每天都有收获,但过程本身就有意义。”

一场认真感受生活的记录:“人生百岁也嫌短,樱花三日亦灿烂”

《放宽心,吃茶去》全书五章,首次收录关于莫言日常生活的摄影作品,内文全彩四色,身临其境般随莫言走进生活的“集市”。作为莫言首部记录生活小确幸的随笔集,翻开《放宽心,吃茶去》,不仅能了解日常中幽默有趣的莫言,还能感受到莫言的生活哲思!

每一条路都有四季,认真感受生活就是对自己的奖励。《放宽心,吃茶去》中每一片土地都留下了笔者的生活感悟和文学思考。

在山东,莫言在胶州的土地上学习用拖拉机割玉米,酣畅,但汗珠不再砸在镰刀上。面对机械化劳作的效率莫言感叹:弯着腰的痛苦,只有弯过腰的人才知道,而直起腰来的幸福,也只有弯过腰的人能体会。

在湖南,江水悠悠,暮云飘动。莫言游凤凰古城,赏沱江晚景,写下:在凤凰的石桥上,看沱江里的暮云,满头银饰的少女镶嵌在云里,梦里,人与桥动荡不安,还有什么不能释怀。

在英国,莫言参观了狄更斯故居并手书狄更斯名言:人要像牡蛎一样,神秘、自给自足而且孤独。原来孤独是如此具体的存在,是人们胸腔里缓慢开合的贝壳。

在肯尼亚,马赛马拉的土扬起热风,金钱豹的斑纹在草丛间忽隐忽现。莫言荒原逐兽,追记:君子思豹变,莫忘初始心。路在常理外,举火苦追寻。豹子成长过程中,要经历皮毛从斑驳到光亮的磨砺,真正的蝶变,从来都在常理之外的荆棘路上。

在希腊,莫言记下阿波罗神庙前的石壁上古希腊先哲们留给后人的三句箴言:一,认识你自己;二,凡事勿过度;三,承诺会带来痛苦。这三句箴言,静静凝视着世间的风云变幻,向每一位前来瞻仰的后人传递生活的智慧。

这是一场场认真感受生活的记录,他们不是走马观花匆匆而过,而是用心聆听山风的轻吟、流水的欢歌。每寸土地,都有生活的美好。

图片

莫言在大秃顶子山。

相比于宏大记叙,《放宽心,吃茶去》更关注小事中的体悟和感动。

莫言再登岳阳楼时,回忆起十年前初登此楼,一老者与莫言打招呼,不慎失足磕到门齿,又有稚童十数人邀他签名合影。如今凭栏远眺,莫言发出感叹:想那老者门齿已补,孩子们也都考上大学了吧!门齿的脱落是意外的,孩子们的热情是鲜活的。这些细节像生活本身一样“未经修饰”,让十年前的回忆有了真实的质感。

“好日子”不是一个遥远的、完美的结果,岳阳楼前对过往小事的惦念,是莫言最朴素的生活瞬间,它们因真实而动人,因感知而珍贵。

《放宽心,吃茶去》中每一个方向都是独特的风景,有巍巍屹立王者风范的古树,有千翔集会万羽翻飞的奇景,有莽莽草原角马成群的壮阔。

每个物种都顺其本质,活出锋芒,万类自得,生命的“自由”与“蓬勃”无处不在。莫言感慨:人生百岁也嫌短,樱花三日亦灿烂。樱花花期虽仅几日,却能在盛放时倾尽绚烂,绽放得热烈、彻底。

《放宽心,吃茶去》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元、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天地间生灵,各有各的活法,没有标准的答案,没有必须遵循的路径。

人生亦拥有众多可能性,对生活的探索不应被固定、被束缚。

往四面八方去,是对世界保持好奇;向自由自在行,是对自己保持真诚。

茶碗一倾,天地广阔。用豁达之心,为微小举杯。

图片

莫言在松花江。

宽心是与生活和解,“呷一口茶,日子就宽了”

新书首发直播现场,莫言、王振和主持人杨澜一起,畅谈了这部从真实生活中来的随笔集创作背后的点点滴滴。

杨澜以普通人的困境提问:“今天份子钱都没挣够怎么放宽心?”直指“放宽心”在现实压力下的奢侈感。

莫言的回答朴素有力:“你没放宽心也是挣不够,事情已经发生,紧张焦虑都于事无补。不如放宽心,喝杯茶,冷静下来想办法再绕一条路”。他认为,“放宽心”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接受不如意、调整心态的能力。

生活中的困顿与遗憾不会因抗拒而消失,与其在情绪内耗中放大痛苦,不如先承认此刻的状态。“喝杯茶”的片刻停顿,实则是为绕一条路积蓄心力。

图片

莫言在新书首发直播中。

谈及让莫言感到最亲切的古代文人时,莫言说最想在梦中相见的是李白。“李白无边无沿蓬勃的想象力,放浪不羁的精神状态,潇洒的人生态度,这都是令历代文人向往的。”

李白曾怀揣仕途理想,渴望在朝堂施展抱负,却屡遭失败。但正是这样的困顿,让他转向寄情山水,成就了充满浪漫主义想象的千古名篇。

“如果真的像他当时想象的那样出入宫廷、高官厚禄,恐怕也没有后来那么多充满浪漫主义的想象的诗篇了。”在莫言眼中,李白的放浪不羁正是一种“宽心”,他在逆境中舒展自我的力量,面对命运无常依然保有对世界的热爱与创造力,传达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

作为莫言首部聚焦“生活小确幸”的随笔集,《放宽心,吃茶去》跳出宏大叙事,以“往四面八方去,向自由自在行”的姿态,展现一个豁达、有趣的莫言。书中既有“樱花三日亦灿烂”的生命热忱,也有接受遗憾的从容。真正的“放宽心”,是遵从内心,看见过程,为微小举杯。

这部融合生活思考与力量的作品,陪伴读者一同走进生活的“集市”,在字里行间感受:呷一口茶,日子就宽了。

图片

莫言、王振在张家界。

原文选读

作者:莫言

《摄月小记》

黄昏入园,急行至十七孔桥边候月,但东边天际有朦胧雾气,又有霓虹闪烁,令人担忧。直至八时十分,暗红的月亮方从林木间露出脸膛。东边天际依然晦暗模糊,虽费尽心机,也未拍得一张满意的照片,此时看园人厉声催促离园,只好怏怏而退。由此可见,心想未必事成,无意之中得到,也许就是最好的。对于摄影来说,尤其是这样。

正如俗言所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行。世间多少好光景,犹如黄粱梦一场。

《游泳与书法》

我对锐意创新者一向敬仰。许多现在看起来离经叛道、不被接受的东西,将来有可能成为后人眼里的经典。现在最好不要采取一棒子打死的态度。但创新者也应研究创新的规律,即创新其实是量变的积累,另起炉灶几乎是不大可能的。书法领域的创新更是如此。

吾在小说创作领域,一直锐意求新。但近年愈来愈感到小说技法其实并无严格的新旧之分。无论如何新,最基本的东西还是必须遵守。书法大概也是如此吧。我是业余爱好者,不敢妄言,泛泛浅见,供方家两哂耳。

《九龙皇帝涂鸦大师》

他的书写行为一直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刚开始人们反对他、举报他,警察训斥他、拘留他,但只要放了他,他就会提着墨桶上街。政府不得不雇请专人用油漆覆盖他的墨迹。而覆盖后的墙壁或廊柱更激发了他的书写欲望,渐渐地,人们习惯了他、接受了他,他的书写成为了行为艺术,成为了文化现象。

时间与执着的坚持,改变了人们对他的看法,厌恶变成了尊敬,嘲弄变成了同情,人们渐渐地意识到,这个看似癫狂的小人物迹近荒唐的行为,似乎具有某种深刻的象征意味,这行为与历史记忆、殖民统治、家族传承、个性自由、底层文化等都有着某种关联,他并没给社会制造太多麻烦,但却给人们带来了乐趣,丰富了底层人民的文化生活。

《巍然屹立王者风范》

屹立在山坡上三千两百多年,送走过多少晚霞,迎来过多少朝阳,看惯多少兴亡事,历经了多少风暴雨狂,宏大的地球上,还有谁比它见多识广。

图片

莫言拥抱3000年茶树王。

古人站大树前,曾发“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感慨,叹人生之短暂,岁月之无情。今我立树王前,更感造物之神奇,自然之佳妙,人生之有趣。能与三千二百岁老树共沐春光,同吸灵气,吾辈是何等之幸运,何等之快慰。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黄茜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