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术式领前沿,康复提速创奇迹”,近日,刚康复出院的张女士(化名)将满载谢意的锦旗郑重递到深圳恒生医院普外科主任陶绪雄手中。
42岁的张女士,4年前右上腹就开始隐隐作痛。“起初没太在意,觉得休息一下能缓解。可疼痛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厉害”,最后发展成持续的绞痛,还伴随着恶心、干呕,实在扛不住了,张女士才来到深圳恒生医院。经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是胆囊里长了石头。在胆囊结石发展过程中,有些石头会“跑”到胆总管里,滞留在胆总管内的结石则称之为胆总管结石,这是胆囊结石一个较严重的并发症。
胆总管结石来源有两种
原发性结石就是“土生土长”在胆管的结石。它们的形成可能和以下四个因素有关:胆道的感染,胆道的畸形,胆汁长期淤积,胆道有蛔虫。
继发性结石主要是从胆囊“掉”下来的结石,也可能是从肝脏里的胆管“流”下来的。
医生提醒,胆总管结石危害不小,不能轻视。
胆总管结石的危害较多,不仅可以引起其他胆道系统疾病,还可能引起肝脏、胰腺等系统疾病。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石头堵住胆管,胆汁流不出去,容易引发细菌感染。症状包括剧烈腹痛、高烧寒战、皮肤发黄。
✅ 这种情况光吃药不行,需要手术疏通梗阻。
胆源性肝脓肿:严重的胆管炎,细菌可能“逆流而上”感染肝脏,形成脓包(脓肿)。
✅ 需要抗生素治疗,脓包大了还得插管引流。
急性胰腺炎:胆管和胰管在肠道有个“共同出口”,如果石头堵住这里或者细菌感染波及这里,就可能引发胰腺炎。
✅ 这病很凶险,需要禁食、插胃管、用抗生素,严重时需要行手术清除坏死组织。
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目前主流的方法是切除胆囊,同时切开胆总管取出里面的石头。
但传统手术取完石头,为了避免胆汁漏和保持胆管通畅,医生需要在胆总管里放一根“T”形引流管。这根管子会在身上挂好几周甚至几个月!洗澡、穿衣、睡觉都不方便,还有疼痛、意外脱落,甚至感染的风险。更麻烦的是,患者通常需要二次住院才能拔掉这根管子。
为了让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更轻松、恢复更快,免除带“T”形引流管的痛苦,深圳恒生医院普外科陶绪雄主任带领团队创造性地开展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技术! 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取出结石后,直接精细缝合胆总管切口,不再需要放置那根恼人的“T管”。
精湛技艺除顽疾,微创“无管”解忧
陶绪雄主任带领团队为张女士实施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高清腹腔镜精准定位,切除了病变严重的胆囊;纤细的胆道镜深入胆总管,像“内窥镜抓手”一样,彻底取净了里面的结石;最关键一步则是在确认管道通畅后,直接、精细地缝合了胆总管切口,免除了放置“T管”的步骤。
手术顺利,出血极少(仅5ml),张女士在术后第四天顺利出院。折磨她整整4年的腹痛,终于彻底消失。更重要的是,术后没有长期挂管的麻烦和不适,让她感觉无比轻松。
“胆总管一期缝合”简单来说,就是胆总管切开取石,医生确认石头取干净了、管道也通畅,并且无明显炎症,就直接缝合关闭胆总管切口,不留置“T管”。这样保持了胆管的完整性,更接近正常生理状态。
优势:术后不用挂“T管”
痛苦更少:避免了“T管”带来的疼痛、刺激感和精神负担。
恢复更快:减少并发症风险,住院时间大大缩短。
省钱省心:免去了二次住院拔管的麻烦和费用。
尤其利好老人,对恢复能力弱的老年患者,能显著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适应症
胆总管直径>8mm;
结石数量少且取净,不会引发胆漏;
胆管炎症轻,水肿较轻;
没有十二指肠乳头段狭窄,胆总管开口通畅。
普外科陶绪雄主任提醒: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一期缝合胆道,需个体化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来源:深圳恒生医院
编辑: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