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更年期患者指南》发布,关于更年期女性健康有哪些误区

南都N视频APP · 健闻
原创2025-08-13 17:40

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联合“健康指南针”公益项目单位、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和新京报社等推出,专为更年期女性量身打造的科普指南——我国首部《更年期患者指南》,日前在北京正式发布。

据了解,该指南由北京协和医院郁琦教授、陈蓉教授、王亚平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金鸿雁教授,太原市妇幼保健院李艳教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邹世恩教授等权威专家编写。

图片

我国首部《更年期患者指南》正式发布。

专家:更年期不可污名化,患者不要讳疾忌医

在活动现场,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教研室主任郁琦分享了他曾接诊的一起特殊更年期病例,该女性持续感到“嗓子里有异物”,辗转十家医院要求喉镜检查。尽管前九家医院的检查都显示咽喉部没有异常,病人仍然坚持复检。

该女性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再次要求喉镜的时候,医生根据其重复求诊及检查的结果,判断可能是更年期引发的躯体化症状,最后将她转到了妇科门诊。经过相应的治疗,两周后“嗓子里的异物”消失了。

上述是一个极端的例子。郁琦介绍,更年期会出现很多症状,突然心跳加快、手脚发麻;无缘无故出现潮热发汗,感到一股热气从胸前腾起;身体无力、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等。

郁琦还提到,还有多种情绪问题也是更年期症状,有的人没意识到两者间的关系,还有人因此将更年期污名化。“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对更年期做正确解读。”

而乐观的是,郁琦注意到,更年期正在成为一个可以公开讨论的话题。他认为,人们面对更年期不应隐讳,也不要讳疾忌医。更年期的症状,就是会在每一个更年期的病人身上出现。郁琦希望,我国首部《更年期患者指南》可以重塑对于女性健康的认知。

图片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教研室主任郁琦介绍《更年期患者指南》。

“更年期具体怎么定义?”“怎么知道进入更年期?”“更年期女性如何做好自我管理?”记者注意到,指南梳理了有关更年期的诸多重点问题,涵盖了诊前、诊后、治疗中等多个阶段。

图片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副主任陈蓉介绍《更年期患者指南》线上版,微信搜索“知更健康”小程序,进入线上版患者指南。

活动现场,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副主任陈蓉介绍了《更年期患者指南》线上版,微信搜索“知更健康”小程序,可进入线上版患者指南。在这里,用户不仅可以浏览指南内容,还可以通过电子指南的智能问答、用药地图、自测工具、科普视频四大核心板块,完成自我评估、准备就医,以及就医后的方方面面。

“很多女性朋友对自己的状态并不能清晰地认知,她甚至有的时候会觉得人生就是这样,有点儿疼很自然、很正常。”陈蓉表示,在实际就诊中很多人已经达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线上版的指南像是一个随身携带的“口袋医院”,复杂的医学内容以“一图读懂”的形式呈现,可以随时随地地帮助广大女性对症下药。


更年期要“硬扛”吗?补充激素是否安全?

在圆桌沙龙环节,专家教授们探讨了一个对于更年期的认知误区:更年期需要“扛”吗,扛一扛就过去了?陈蓉介绍,更年期症状其实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硬扛”只会让女性更加痛苦,甚至会错过治疗的窗口期。

郁琦介绍,临床数据显示,大部分女性经历中重度症状,但仅有15%就医,到正确科室的就更少了。更年期是雌激素缺乏,如同高血压需要干预。科学管理可降低骨质疏松风险、心血管疾病。“更年期硬扛没必要,更没有好处。”

郁琦介绍,每一个经历更年期的人都会感到记忆力下降、认知能力下降。绝经激素治疗是解决的根本方法,同时结合自身问题,进行运动、饮食的调节,包括参加社会活动,对于更年期症状缓解和远期疾病的预防都非常重要。

到了更年期需要补激素吗?激素治疗会不会导致发胖?是否安全?使用激素到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对于这些普遍关注的问题,专家表示,更年期女性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往往会带来腹式肥胖,而补充雌激素,可以减缓体重的增加,并不会带来发胖。而治疗补充的雌孕激素剂量远低于卵巢功能正常时产生的雌孕激素,只要在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定期随访,安全性很高。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王森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