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美妆零售行业再起波澜。记者获悉,KK集团起诉名创优品以及其关联公司对其旗下的“THE COLORIST”品牌的商标在国内和海外“商标抢注不正当竞争”一案,将于9月1日迎来一审开庭。
这不是KK集团展开的首次法律维权行动。该案前,KK集团已经对“THE COLORIST”商标在国内被抢注行为和“WOW COLOUR”与“THE COLORIST”门店装潢构成近似先后进行了维权,且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诉。此次直接起诉名创优品不正当竞争,本案结果将对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产生重要影响。
案件回溯:从商标抢注到门店装潢侵权
这场纠纷始于2019年。公开资料显示,KK集团旗下美妆集合店品牌"THE COLORIST调色师"于当年9月26日在广州、深圳同步开设双首店,凭借明快的色彩设计和沉浸式体验迅速成为现象级美妆新零售品牌,被媒体誉为"国内首家大型彩妆集合店"。但随后KK集团发现,其商标在国内被"阿信科技"抢注,海外多国则被"深圳法莱盛"抢注,而这两家公司均与名创优品存在关联关系。
2020年起,KK集团展开系列法律行动。在商标维权方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认定抢注方行为构成"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判决撤销被抢注商标。而在门店装潢侵权方面,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名创优品旗下"WOW COLOUR"门店装潢与"THE COLORIST调色师"构成高度近似,判令停止侵权并赔偿200万元。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书截图。
行业观察:同质化竞争催生知识产权纠纷
近年来,中国美妆集合店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美妆集合店市场规模达13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400亿元。但快速扩张背后,同质化竞争问题日益凸显。
2019年前后,以“THE COLORIST调色师”“HARMAY话梅”为代表的新型美妆集合店凭借高颜值门店设计、网红打卡营销和“大牌小样”模式迅速崛起,吸引资本争相入局。据不完全统计,光是2020至2022年间,国内新增美妆集合店品牌超过20个,包括名创优品旗下“WOW COLOUR”、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推出的“完子心选”等。
然而,由于商业模式高度相似,许多品牌陷入同质化竞争。例如,多数门店采用明快的色彩设计、开放式货架、美妆试用区等元素,产品组合也以国际大牌小样+国货彩妆为主,导致消费者难以区分品牌差异。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近年美妆集合店行业增速放缓,部分品牌因经营不善开始关店。2025 年 6 月,美妆集合店开山鼻祖莎莎国际宣布关闭中国内地最后 18 家线下门店、正式退出中国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25 年上半年(1-6 月),美妆行业至少有 34 个国内外品牌及企业宣布闭店或退出中国市场。而新锐国内美妆集合店品牌也面临着更激烈的商业竞争。
"新零售业态的创新成本高但复制门槛低,这导致头部企业的设计元素常被快速模仿。"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指出,本案二审结果或将确立美妆集合店视觉识别的保护标准。
企业动态:KK集团IPO进程持续
作为本案原告方,KK集团是国内领先的新零售企业,旗下拥有"THE COLORIST调色师"、"KKV"、以及潮玩集合店X11等多个品牌。公开资料显示,KK集团成立于2015年,近年来凭借Z世代下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在新零售赛道上出圈。如今十岁的KK集团,其门店已经遍布了全球超过200座城市,甚至开到了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据公开数据显示KK集团目前布局超过千家门店。
此前,该集团曾于2021年11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摩根士丹利担任独家保荐人。KK集团自2021年起至今,已经四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至今,最新一版《招股书》已失效。针对市场关注的IPO进展,KK集团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称"进度如常推进"。
法律界人士指出,随着2025年10月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明确增加了中国其他海外不正当行为可由中国管辖的规定。南都记者将持续关注9月1日的庭审进展。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陈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