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框内不能停车?
路上还设置铁马围挡
道路剩一半宽?
近日,有市民反映布吉地铁站
周边存在指示牌自相矛盾的情况
一起来看看
停车框内不能停车?
“该处指示自相矛盾”
近日,有市民通过“深圳论坛”发帖反映称,布吉地铁站A口对面天桥人行道处,停车白线框内设有停车标志,但与此同时,该处悬挂有“此处严禁停放电单车,违停将拖走”字样的警示牌,该市民表示,两者功能指示存在明显冲突。
图源:发帖市民
据市民提供的现场照片显示,该路段还设有围栏围挡设施,该处因此无法停放单车,原本宽敞的道路因围栏围挡仅剩一半可供行人来往。
图源:发帖市民
据现场照片显示,该围挡区域紧邻人行道,客观上形成物理阻隔,既限制了车辆停放空间,又加剧了行人通行压力。
该处已被规划为不可停放区域
相关标识及围挡已一并清除
针对市民的询问,日前,龙岗区布吉街道办回应表示,经了解,前期布吉地铁站及周边交通乱象问题凸显,大量电动车的违规集中停放导致行人无路可走,甚至被迫走上机动车道。叠加该处人流量较为密集,尤其在早晚高峰时段,部分路段因空间条件所限,现场的人员引导及交通秩序维护难以同时有效展开,进一步加大了行人通行的安全隐患。
为化解以上乱象及安全问题,布吉街道办经深入调研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一是对原有停车区域进行了重新规划,清除部分存在安全隐患或不符合规范的停车标线。
二是向居民宣传采用公共交通出行,同步在辖区增设“宝宝巴士”地铁接驳公交专线,疏导市民接驳地铁的通行压力。
针对市民提及“白线框内有停车标志,挂个警示牌不自相矛盾吗?”的问题。经核实,市民提及的问题处已被规划为不可停放区域,禁停标识及铁马围挡是为清除白线框施工而设置的临时空间预留措施,对此给市民带来的误解以及不便,我们深表歉意。目前该处白线停车框及禁停标识已一并清除。
此外,布吉街道办还呼吁广大市民朋友们积极配合整治工作,自觉规范停放电动车,让深圳东站周边的出行环境更有序、更舒心。
近期推出多项整治举措
市容面貌及交通秩序得到显著改善
作为深圳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电鸡围城”的困境在布吉街道尤为突出。据此前公开报道,布吉街道辖区管理人口超50万、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15万辆,早高峰接驳后的地铁站周边就像被电动自行车的海洋包围了……
为应对如此庞大的人、车通行压力,近段时间,布吉街道创新推出“宝宝巴士”接驳公交服务,以“短距离、高频次、快周转”的模式精准对接居民出行需求,让公交客流增长128.77%、地铁站周边电动自行车存放量下降22.34%。
布吉街道的“宝宝巴士”接驳公交服务。图源:晶报
据了解,布吉街道的实践并非简单“以禁代管”,而是通过“公交替代+空间压缩+执法强化”的组合拳,系统性引导出行习惯变革。
☞ 在“疏”的层面,“宝宝巴士”成为关键抓手——这种迷你巴士一经投放迅速以其灵活性和便捷性赢得居民青睐。线路从最初的3条增至4条,车辆配置从8台翻倍至16台,每日运营最低224班次,客流量呈现爆发式增长——6月9日线路开通首日客流307人次,6月18日4条线路全线开通单日客流723人次,至7月17日全线单日客流增至1654人次,涨幅达128.77%。
☞ 在“堵”的层面,针对无牌车辆,创新实施“暂存管理-教育承诺-便捷上牌”全流程治理,累计清理无牌电动自行车4525辆,将有牌车占比从74%提升至86%,大幅提高车辆可溯源率。针对违停现象,划定102个规范停放点位,累计拖移违规占道车辆3171辆,并通过“链网净道”集中整治行动开处罚单3018宗,其中打击非法运营行为35宗。这些措施让布吉街道的市容面貌及交通秩序得到了显著改善。
布吉地铁站D出口整治提升前后对比图(前)。
布吉地铁站D出口整治提升前后对比图(后)。
最具创新性的当属“空间挖潜”策略。在整治过程中,布吉街道不是简单粗暴地禁止停放,而是通过科学测算,清除龙岗大道、铁西路等区域中占据机动车道、人行道的3240个电动自行车车位,划定16处禁停区,累计腾挪出4000平方米公共空间。这种空间重构产生了奇妙的效果:短期内通过“不可停、不能停”的物理约束引导行为改变;长期则通过居民习惯养成,在撤除铁马等临时设施后,仍能自觉避让原区域停车,实现了从“行为约束”到“习惯养成”的质变。
数据显示,地铁站周边电动自行车停放量自6月初以来已下降22.34%,真正做到了“还路于民”。
奥一新闻综合自 深圳论坛、晶报
编辑:蔡诗妍
编辑:蔡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