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开始走入“中场战事”,商业化落地成为今年大模型的关注焦点之一。各家对落地终端的押注主要集中在汽车、手机、机器人等领域。
一直以端侧模型著称的面壁智能,近期将汽车这一终端的重要性提上了一个级别。南都N视频记者从面壁智能方面获悉,8月15日面壁智能CEO李大海在公司成立三周年之际,发布全员信称,7 月下旬面壁已进行了新一轮组织升级,专门成立一级组织汽车业务线,旨在实现压强式突破,让MiniCPM端侧模型的智能奔腾到更多汽车上。
面壁智能于2022年8月成立,由清华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技术成果转化而来。2024年初,面壁智能定义并开拓端侧智能市场,推出面壁小钢炮MiniCPM系列端侧模型。从2.4B参数能力超越Mistral 7B模型打响口碑开始,推出多模态端侧代表作V2.5、o2.6 等一系列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模型,陆续形成基座、多模态、全模态的MiniCPM 端侧模型完整谱系。
今年6月,面壁开源两款最“快”的 MiniCPM 4.0模型,8月接力开源MiniCPM-V4.0,让多模态能力流畅运行在手机上。据内部信透露,在面壁技术路线图上,今年下半年将有一批端侧模型陆续发布。
目前,端侧模型优势以及“端云协同”正成为行业共识,越来越多大模型厂商把注意力投向端侧。近期腾讯混元开源多款小尺寸模型,OpenAI也首次开源两款模型,其中一款即为尺寸较小的GPT-oss-20B。
搭载面壁端侧模型的长安马自达战略级新能源车MAZDA EZ-60将上市。
在行业内,汽车成为了端侧智能的主战场之一。多模态大模型正在重新定义汽车智能座舱,基于端侧模型的意图理解能力,结合舱内舱外感知,座舱从被动响应开始转向主动智能,带来更聪明与个性化的人车交互体验。
端侧模型上车,则让车辆在无网环境下也能体验完整、响应迅速,并确保隐私安全。除了面壁以外,深度布局汽车场景的还有大模型厂商阶跃星辰,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阶跃刚展出了联合吉利推出的AI智能座舱,实现行业内端到端语音大模型首次量产上车。
李大海在全员信中提到,越来越多创业公司和巨头涌入端侧赛道,会让市场加速成长,端侧场景足够丰富和分散,容得下众多参与者各自找到发展的商业价值。而面壁真正的压力,是要在新入局者还在追赶面壁技术优势时,把商业优势更快地建立起来,转化为商业成功。
在汽车场景上,目前面壁智能已与吉利、大众、长安、长城、广汽等众多重量级车企开展合作,在打造智能化汽车的新一代人机交互(AI座舱)方面,已形成特色优势。预计本月底,搭载面壁MiniCPM端侧模型的首款量产车型——长安马自达战略级新能源车MAZDA EZ-60将上市,更多车企的合作车型也将陆续推向新阶段。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林文琪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