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九价HPV疫苗普及后,我国消除宫颈癌的目标有望从2077年提前至2050年。”在广东省医学会第五次妇科肿瘤学学术会议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小毛教授明确指出。宫颈癌作为目前唯一可通过疫苗预防的癌症,其防治因国产九价HPV疫苗的上市迎来转折——每支定价499元(约为进口疫苗的40%)、覆盖9-45岁女性、全球唯一允许9-17岁人群仅需接种两针,这一方案将惠及超亿女性。
普惠疫苗加速消除宫颈癌进程
宫颈癌防治长期面临价格门槛与供应短缺问题。李小毛教授指出:“大学生群体接种意愿达90%,但多数因进口疫苗价格却步。”国产九价疫苗499元/支的定价,结合9-17岁两针接种程序(进口疫苗仅限9-14岁),显著降低接种成本。
据预测模型显示:若接种率提升至70%,我国消除宫颈癌目标可从2077年提前至2050年。目前,政府已对15岁以下初一女生实施免费接种(首年接种率90%),但13-45岁女性未接种率仍达70%-80%。
中国女性的“抗体优势”:效力适配国情
国产疫苗的保护效力对中国人群具有针对性。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肿瘤专家刘继红教授援引研究称:“国产九价对HPV52/58型的中和抗体浓度分别为进口疫苗的1.3倍和1.9倍。”——这两种型别在中国女性中流行率居前(52型占2.8%、58型占1.7%),且与95.4%的中国宫颈癌病例相关。
III期临床试验显示:针对7种高危型HPV(16/18/31/33/45/52/58)的持续感染保护效力达100%。妇科、产科专家,珠江医院王沂峰教授强调:“预防持续感染是阻断癌变的核心策略。”
疫苗非万能:筛查仍是必要防线
专家警示HPV阴性≠无癌变风险。刘继红教授指出:“HPV不相关的宫颈胃型腺癌发病率上升,其筛查阴性、宫颈表面光滑,常到晚期才被发现。”
王沂峰教授补充:“所有疫苗保护范围均有限。”国产九价覆盖92%致癌HPV型别,剩余风险需靠二级预防填补。
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妇科学科带头人、妇科主任导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西医院院长生秀杰教授呼吁:“有性生活女性应坚持每3-5年宫颈癌筛查,形成‘疫苗+筛查’双保险。”
Q&A:国家九价HPV疫苗核心关切
Q1:为何强调小年龄接种?
生秀杰教授:HPV主要经性传播,未发生性行为前接种可使抗体保护最大化。国产九价是全球唯一允许15-17岁女孩接种两针的疫苗。
Q2:男性需要接种吗?
生秀杰教授:HPV病毒同样感染男性。国内已批准男性接种四价/九价疫苗。
Q3:疫苗效力维持时间?
王沂峰教授:国产九价接种34个月后,对HPV52/58型抗体浓度仍高于进口疫苗。
Q4:接种后怀孕如何处理?
生秀杰教授:妊娠期不建议接种。若接种后发现怀孕,后续剂次暂停至分娩后。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温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