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股物业管理股集体冲高,其中,万物云等领衔涨幅。
在8月18日举办的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万物云管理层坦言,2025-2027年是公司完成能力建设的三年,将围绕“资产服务、智慧、低碳”三大关键词务实推进。
数据显示,上半年万物云实现营业收入约181.4亿元,同比增长3.1%;净利润约8.4亿元,同比增长5.4%;核心净利润为13.2亿元,同比增长10.8%;毛利润约24.9亿元,同比增长3.8%。
截至报告期末,万物云的现金资产约114.6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加20.5亿元。此外,万物云拟以人民币11亿元作为派付股息总额,用于2025年中期股息分红,年化股息率约9%。
会上,万物云副总经理、资产经营中心总经理叶菲还表示,为高效推进关联方资产的去化工作,公司于2025年3月成立了“惊蛰”专项工作组。作为一家轻资产运营企业,万物云积极探索资产去化路径,逐步剥离这些重资产,以维护公司轻资产模式,确保核心业务高效运转。
业务结构发生变化
去年开始,万物云主动压缩开发商业务及其他非核心业务,转向有现金流的利润深耕。营收增速虽看似平缓,但公司的业务结构已发生变化:包括住宅物业管理服务、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以及BPaaS解决方案业务的循环型业务,成为业绩稳健增长的压舱石。
报告期内,万物云的住宅物业服务的收入约为102.79亿元,同比增长10.4%,占总收入的 56.7%;该业务在报告期内创造毛利约13.30亿元,同比增 6.8%,占总毛利的53.4%。受宏观环境影响,居民缴费意愿在报告期内有所下降,该业务毛利率在报告期内下滑至12.9%,同比下滑了0.5个百分点。
此外,来自物业及设施服务管理的收入约为51.69亿元,同比增长7.7%,占总收入的28.5%;来自居住相关资产服务的收入为8.6亿元,同比提升39.6%,占总收入的4.7%;来自BPaaS解决方案的收入为8.6亿元,同比增长9%。
截至报告期末,万物云公司现金资产达114.6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加20.5亿元,财务状况保持稳健。
上半年累计完成300个蝶城改造
蝶城是万物云打造区域规模效应的核心战略,曾被质疑投入周期过长,如今迎来收获期。上半年已累计完成300个蝶城改造,覆盖1688个项目,占在管项目总量的38.3%,提效金额达2.3亿元。
在蝶城底盘之上,上半年居住相关资产服务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8.6亿元,同比提升39.6%,占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板块的比重提升至7.6%。该业务收入的显著增长,得益于在蝶城内的自营装修及房屋修缮业务。其中,房屋修缮业务收入2.3亿元,同比大增95%;自营装修业务新签约2.7亿元,增速达50%。
依赖于蝶城战略带来的效率提升,弹性定价也帮助万物云在住宅物业领域打开新的市场拓展空间。业绩期内,通过蝶城战略与弹性定价的组合拳,万物云于存量市场斩获114个新项目,带来6.68亿元年化饱和收入,同比增长31.5%。
去年12月,万物云创新性推出弹性定价模式,目前该模式已成功在重庆、青岛等多地落地实施。万物云管理层指出,弹性定价模式需政府完善分级服务标准、企业提供透明化方案、业主掌握品质选择权三方共建,推动物业服务成为“生活品质投资”。万物云将弹性定价向行业开源,有望成为平衡企业盈利诉求与业主品质期望的行业范式,开启存量市场价值重构新周期。
“业务侧的AI应用不能一厢情愿”
上半年万物云行政开支从去年同期的9.63亿元降至8.86亿元,下降0.77亿,降幅达8.0%。
今年7月,首批6名AI员工完成转正答辩正式上岗。同时,万物云GC平台也升级到2.0版本,实现了多种大模型调用和多AI agent员工协作。
不可忽略的是,技术应用对基层服务人员带来的冲击。万物云董事长朱保全指出,“完全替代、员工失业绝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因此,企业需要做好员工的转岗规划与技能培训,构建员工价值升级通道。
“尽管AI已经成为时代答案,但企业仍需清醒的意识到,业务侧的AI应用不能一厢情愿,必须与客户需求、服务感知相结合;也不能陷入技术自嗨,必须积极与行业、学界交流。”朱保全同时表示,企业在内部技术应用上拥有决定权,也更适合作为全面AI变革的起点。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