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素养》教材走进广东小学课堂,青少年网络素养精品课上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e成长计划”小讲师用自己的语言,向乡村同龄人讲解网络安全知识;AI机器人在现场活动上解答孩子们对互联网的好奇疑问……这些围绕青少年的“独特礼物”在广东不断上演。
数字潮涌,网联万物。当“数字原住民”成为时代主角,屡开风气之先的广东主动探索、先试先行,构建起青少年网络素养全方位培育体系,护航青少年们在网海中安全遨游不迷航、科学探索共成长。今天,由广东省委网信办、广东省文明办、广东省港澳办、广东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南方都市报社承办的“湾区新实践 素养新范式”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交流活动,在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举行,三地携手同心,共唱网络文明,共育青春星光,又将迈出新的一步。
培育素养 系牢“安全扣”
网络成为“好搭子”
互联网如同一片浩瀚海洋,蕴藏着知识宝藏,但也潜藏着风浪。在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7.3%的当下,如何护航青少年健康科学用网,又规避暗礁、安全“冲浪”,已成为时代的必答题。
广东是互联网大省,网站、网民数量居全国前列,向来重视未成年人的网络生活,帮助孩子们以素养为帆、以技能为桨,勇踏广阔天地。编印全国首本被正式列入地方课程的专业教材《网络素养》,录制推出“E起提升 粤向未来”青少年网络素养精品课,连续7年开展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进校园、进家庭活动,组织策划“我在湾区都几好”短视频创作大赛、大湾区青少年AI海报创作征集等系列活动……这些量身定做的优质文化内容供给,帮助青少年掌握上网实用技能、走出数字困惑,让网络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好搭子”、展现自我的好平台。
广东还评出首批10家“广东省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把网络文明素养课堂搬进了少年宫、互联网企业、博物馆、图书馆等多个场景,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提升网络素养,也给网络文明实践教育带来丰富可能与蓬勃生机。
与此同时,广东牢牢系住未成年人上网的“安全扣”。对游戏企业进行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专项检查,压实互联网企业网络保护责任;向涉未成年人网络乱象重拳出击,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为未成年人撑起清朗网络空间;督导属地网站平台加快建设完善、积极推广应用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充分发挥其保护作用……
当越来越多孩子通过网络课程练就识破网络诈骗的“火眼金睛”,或是通过创作活动主动学习、积极拥抱AI技术,又或是通过city walk边走边解锁科技奥秘、边玩边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网络素养提升自然水到渠成。
文化育人 榜样带动
网络文明新风润童心
“独臂篮球少年”张家城用奋斗扬起梦想的翅膀,激励万千网友勇敢面对困境;“网络文明小使者”丁绍轩,成为乡村小学网络素养支教小讲师,带着调研小队对话互联网企业,7年间坚持学习和传播网络素养知识;“传扬红色文化的网络小达人”徐宝珞,线上线下进行红色宣讲,吸引众多“云上”观众……
这些在数字化浪潮中发挥出大能量的少年新生代,有着同一个身份——他们都是“南粤十大好网民故事”获得者。近年来,广东持续深入开展“汇聚南粤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南粤大爱 网结同心——广东网络公益宣传推广”等活动,以榜样力量激扬网络“正能量”,引导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助力文明之光汇聚成海,催生积极向上、向善向好的新风尚。
广东连续举办广东网络文明大会、广东省网络文化精品宣传推广等活动,省内重点网站平台开设“广东青年说”等专题专栏,面向青少年群体进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法治宣传……通过宣传引导,让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精神气象在南粤大地上蔚然成风,使文明之花在网络家园中常开长盛,对青少年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成风化人,润物无声。当一个又一个小网民争当好榜样,当一个又一个网络文明小讲师向身边的同学传递知识,当一个又一个团员青年积极参与“青少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网络文明的种子已悄然在年轻一代的心田生根发芽。
携手港澳 助力乡村
同向数字未来
在广东这片包容开放的土地上,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从不是“独角戏”。
积极携手港澳,不断拓宽网络素养培育沟通交流途径,共画青少年网络素养培育同心圆:
我们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儿童互联网大会、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交流活动接连举办,让少年儿童“唱主角”,新时代湾区新生代风采积极展现;全国首个聚焦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区域协作机制在湾区诞生,汇聚粤港澳三地社会组织力量,多方面提升湾区青少年科学、文明、安全用网能力;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科创探秘营”研学行启动,粤港澳青少年代表走进“广东省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及广东科技企业等参观研学,深化跨区域交流,共同学习成长。
推动城乡互助,线上线下促进网络素养教育普惠、弥合数字鸿沟,共同迈向数字未来:
我们看到,“E成长计划”乡村小学网络素养支教活动走进清远、贵州等地,惠及乡村儿童10多万人次;网络公益资源在鼓励引导下向偏远地区、困难儿童倾斜,UC公司“松果公益”项目、趣丸网络“TT语音幸福书屋”等聚焦乡村儿童网络素养教育的公益典型入选广东十佳网络公益项目;越来越多网络直播课、微课程为广东乡村儿童带去新鲜学习体验。
当越来越多粤港澳学生加强线上线下交流,当越来越多的优质网络资源如活水般注入乡村课堂,一幅多元共治的青少年网络素养培育“湾区样本”画卷正在南海之滨徐徐展开。
8月20日,广东省博物馆内,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交流活动开启,三地青少年齐聚一堂,用AI画笔共绘图景,在网络文明素养City Walk中解锁科技奥秘,探讨“网络素养如何加“Buff”……护苗新实践,粤港澳三地携手培育网络文明新少年,启新程。
采写:南都研究员 唐静怡
设计:欧阳静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