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南国书香节观察:不止于书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5-08-20 10:56

来自23个国家的出版机构、近50万种出版物、467个分会场、2335场文化活动……2025南国书香节已超越传统书展范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盛宴和文明互鉴平台。

8月羊城,书香满城。2025南国书香节于8月15日至19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办,年度主题为“书香湾区·阅见世界·共享未来”。

这场举办了32年的文化盛会,首次以“1+1+N”模式办展(1个线下主会场+1个线上云会场+N类特色分会场),参展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真正实现了“全省联动、城乡共读”的盛景。活动期间,全省主分会场参与人数高达275万人次,累计吸引超5500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与。

国际化:从湾区走向世界

南国书香节自1993年创办以来,始终根植岭南文化沃土。如今,它已从区域性阅读活动升级为国际性文化盛会,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里程碑式步伐。

本届书香节国际阵容空前。主会场专设“阅·世界”主题国际文化展厅,汇聚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文化机构。企鹅兰登、麦克米伦、布鲁姆斯伯里等国际顶尖出版社首次集体亮相,集中展销2万种原版图书,其中2000余种2025年海外新书(30%为内地首秀),并首次引入博洛尼亚书展插画奖作品及国际无字书大奖。

图片

 人山人海

2025年恰逢中越建交75周年,越南作为主宾国举办了“胡志明同志在广州”主题展等系列活动,展示越南国礼“画中画”、传统服饰奥黛,现场还售卖越南滴漏咖啡、越南法棍等当地特色小吃。

海内外名家星光熠熠。美国作家文德琳·范·德拉安南举办《怦然心动》分享会,英国插画家尼尔·帕克开展独立插画主题对谈,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梁晓声,知名学者戴建业、康震、郑永年等200余位海内外名家齐聚。

图片

文德琳签售

在众多国际嘉宾中,意大利作家亚历山德罗·里瓦(亚历)显得尤为特别。这位用中文写作的意大利年轻人,带着他的《我用中文做了场梦》来到书香节,与广州读者分享他的跨文化体验。

“广州的糖水可能是整个中国最接近意大利甜品文化的一种食物。”亚历在接受南都专访时表示,“这是广州和意大利很像的地方,意大利人也会吃完饭后去吃点甜的。”

亚历的经历本身就是国际文化交流的生动注脚。从2014年作为志愿者首次来到中国,到如今能用中文流利沟通甚至“用中文做梦”,他的新书已经找到了意大利出版社,预计明年出版意大利文版。

图片

亚力在书香节

版权贸易成果丰硕。书香节期间达成中外版权协议(含意向)102项,重点推动《广东简史》《冬牧场》(希腊文版)、《大国筋骨》《如风似璧》(阿拉伯文版)等30余部作品走向世界。

花城出版社以文学为媒,与希腊瓦克西康出版社、埃及朱苏尔出版社达成重要版权合作,成功架起连接中国与希腊、阿拉伯世界的文明对话桥梁。《如风似璧》《不舍昼夜》《蛋镇诗社》等五部广东作家作品开启阿拉伯世界之旅;《夜雨寄北》《冬牧场》等五部作品达成希腊语版权合作。

高端对话平台同步搭建。书香节成功举办“智取未来:科技重塑世界出版新生态”论坛,邀请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全球图书总裁汤恩平等21位国际出版领袖共议前沿议题;第六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

创新化:科技重塑阅读体验

和过往书香节相比,2025南国书香节的展陈方式科技感满满,其中数字科技馆集中展现AI驱动下科技、教育、文旅等多元场景的融合创新成果。

记者现场看到,在孩教圈AI阅创馆,借助人工智能、AI大模型技术、数字化让阅读“动起来、玩起来、创起来”。孩教圈品牌负责人介绍:“这次在展位设置了‘AI多媒体互动阅创区、AI阅创机器人、AI阅创软件、STEAM科创玩教具’四大主题体验活动,让青少儿零距离感受AI阅读的乐趣和魅力。”

图片

机器狗受欢迎

除了数字馆,其他馆的潮流感也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以“香港馆”为例,本届香港馆以“潮阅香港——香港出版印刷与流行文化”为主题,通过展示香港出版、印刷业界各维度的优秀创意成果作品,推广香港作为亚洲创意之都。

今年在“香港馆”众多精品展区中,特别设置的“创意角”展区展出了经典及最新特色展品,包括:多元化主题的流行文化出版物、港产电影海报、经典黑胶唱片、流行音乐的卡式带及CD光盘等,同时场内设置了让读者身临其境的全方位沉浸式经典电影场景的投影,用科技技术重塑及推广香港流行文化的创意底蕴。

图片

香港馆

“在九龙城 阅见香港”AI互动沉浸式场景体验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该项目基于联合出版集团出版的大量历史文化书籍,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非遗项目与九龙城区的独特文化氛围结合,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

书香节结束后,香港馆仍不打烊,其在线的虚拟“香港馆”,继续展出多个展区的展品,配以繁体中文、简体中文、英文的文字介绍,让参观者可以随时随地网上参观,欣赏各展区每件独特展品。

本地化:岭南韵味与现代气息交融

8月18日下午,一曲《彩云追月》在主会场传出,现场献唱的正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蒋文端。近距离听到粤剧大牌的演绎,观众们连声称绝,惊呼“听出耳油”。这是“粤剧名家艺术系列”出版工程特别活动“丁凡&蒋文端艺术人生分享会”的一部分,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和广东粤剧院主办。

本届书香节深深植根于岭南文化沃土,充分展现了广东特色。书香节紧扣国家战略和广东发展大局,以书香力量赋能高质量发展。

主会场专设“百千万工程”摄影展,通过300余幅纪实影像生动呈现广东乡村振兴鲜活案例;“低空经济”智慧融创展区创新采用AI+无人机技术,动态演示现代农业、智慧物流等场景。

岭南文化绽放异彩。广东馆以岭南文化为根基,集中展销本土出版机构的新书、畅销书与精品好书,通过精品首发等活动彰显广东出版实力。港澳台馆以“潮阅湾区,文脉同源”为主题,展销逾5000种特色出版物及IP衍生品,促成三地版权合作项目28项。

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的《中国文化的历史基因》被全国千家书店推选为第七届“全民阅读·书店之选”人文社科类“十佳”作品。他在书香节现场分享了对中国文化基因的思考:“中国文化的历史基因其实就是家国情怀,这个是中国文化和世界上别的许多国家的文化非常不同的一个状态。”

图片

梁晓声在书香节分享新书《中国文化的历史基因》

粤港澳大湾区书籍设计艺术展首次联动三地设计力量,展现出“和而不同”的多元面貌。广东省出版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宪志指出:“三地出版界合作由来已久,书装艺术设计同根同源,皆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岭南特色文化的沃土。”

书香节期间,全省各类分会场共467个,举办1987场全民阅读活动,真正实现了“全省联动、城乡共读”。创新开辟机场、高铁、广州地铁等33个交通阅读空间,设立51个“新华悦读空间”与33家乡村阅读点,形成“城市15分钟、农村3公里”文化服务圈。

惠民措施倍受欢迎。主会场图书全场6折起,“你选书,我买单”、“羊城换书节”等惠民活动惠及读者超200万人次。广州地铁“书香专列”日均服务读者3万人次。

深圳分会场依托全市六大书城活动“多点开花”;东莞分会场“线上+线下”重点联动33个镇街,5天内上演100余场阅读嘉年华;中山分会场专门设置“悦读百千万 文化兴城行”展厅。

梅州分会场彰显“世界客都”的文化根脉,依托梅州市岭南书院(东山书院)举办“书香梅州”读书活动,发布客家主题书目和客籍作家创作分享活动。

图片

中外读者齐聚

南国书香节已从一个图书展销会,发展为融合科技体验、文化展示、国际交流的多维平台。

如意大利青年作家亚历所言,很多年轻读者和他说,一直很想去看看世界,通过他的分享而“受到启发,有了第一次在国外与外国人交朋友、互相认识并交换联系方式的经历。”

书香节也有这个奇妙的作用,书籍在这里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湾区与世界的枢纽,而萦绕其上的,是岭南文化创新发展的勃勃生机。

南都N视频记者:许晓蕾 朱蓉婷 周佩文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