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10后真会玩!以AI为笔,绘网络文明新图景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5-08-20 23:25

8月20日上午,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交流活动现场,“活力全运 E路文明”大湾区青少年AI海报创作征集活动获奖名单正式揭晓。11幅由AI生成的海报作品轮番展现,这些作品的创作者们——一群10后少年,踏着掌声走上舞台中央。

像素小人捡起金币,直播女孩露出笑容,醒狮调皮眨眼,“Enter”键飘出爱心……还有四位小作者代表站在自己“活”起来的海报前,依次分享海报背后的创作故事,畅聊他们心中的网络文明。

4000x2667_68a5c9cc0a44b.JPG?X-Amz-Conten

活动现场,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4000x2667_68a5c9cbd0462.JPG?X-Amz-Conten

活动现场,为三位二等奖获得者颁奖。

4000x2667_68a5c9caa8c30.JPG?X-Amz-Conten

活动现场,为三等奖和单项奖的获奖代表颁奖。

创意绽放

AI笔下的文明新世界

本次征集活动吸引了广东、香港、澳门、北京、杭州、宁波等地近700位青少年参与,围绕三大主题赛道,征集到的海报作品精彩纷呈、独具匠心。

在“网络文明”赛道,有人将万里长城化作“理性声波”,寓意每一次深思熟虑的发言、每一次对谣言的抵制,都是为“数字长城”添砖加瓦;有人将“Enter”键打亮,让光照在带小红心的发送键上,提醒每一次点击都应“将心比心、拒绝网暴”。还有作品聚焦“反诈防骗”“隐私保护”等热点:以赛博风格警示高频诈骗话术;用皮影隐喻“片面截取”带来的失真与伤害;或用撕裂式构图直面伤害与温暖的两极,标语“别让你的指尖,成为别人的伤疤”直击人心。

“活力全运”赛道中,有人将体育精神与湾区地标巧妙融合——港珠澳大桥化身赛道,中华白海豚跃动其间,速度线与光晕铺陈出“同心车轮转清朗”的画面;有人以水墨笔触定格羽毛球“扣杀”瞬间,将竞技之力化为“挥拍击浊引清流”的文明宣言;还有人用足球守门员形象,比喻守护网络文明的坚定力量。

在“美丽乡村”赛道,创作者们将乡土叙事与数字文明相结合:既有新农人直播带货的场景,生动展示网络如何助力乡村风味触达四海,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也有梯田、村庄与老槐树旁,村民围坐平板前,共建线上线下美丽家园的温馨画面。更有创作者从广东特产中提炼文明隐喻——荔枝的“尖刺外壳”与“清甜果肉”,对照网上的粗暴言语与文明表达,“卸下言语尖刺,绽放如玉心灵”的标语,呼吁让文明之甜润泽网络世界。

同频共振

数字一代的素养新表达

这场创作盛宴不仅展现了青少年出色的创意设计能力,更折射出他们在数字时代的责任和担当。无论是网络文明畅想、乡村发展期待,还是对网络暴力的警醒,青少年的作品和发言都展现出作为数字原住民的他们对网络文明的理解和感悟。而通过AI海报这一创新形式,青少年们将抽象的网络文明理念转化为具象的视觉表达,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了网络素养。

来自广州市南沙区滨海实验学校的武钰程获得了本次海报创作征集活动一等奖,他表示:“以前觉得网络文明离我们很远很抽象,但经过这次海报创作之后,才明白了它的重要性。”同时,活动也为青少年们搭建了交流平台,促进了跨地域的思想碰撞与价值共鸣。

这场由青少年主导、以AI为助力的创新实践,不仅展现了湾区孩子们的活力与创意,更为网络素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用科技赋能教育,让青少年在创作中理解,在交流中成长,共同绘制清朗网络空间新图景。

“活力全运 E路文明”

大湾区青少年AI海报创作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一等奖

武钰程(广州市南沙区滨海实验学校)


二等奖

杨朵朵(佛山市南海区旗峰中学)

徐言(广州开发区第二小学)

郑美盈(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


三等奖

余以柏(澳门岭南中学)

李长泽(北京中学)

袁子健(广州市黄埔军校中学)

钟越(广东省电子职业技术学校)

石博(佛山市南海区西樵中学)


技术之星

赵宇羲(广州市南沙区湾区实验学校)


创意之星

蔡昕宜(汕头市龙湖区蓝天小学)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卫国 邹莹 

统筹:凌慧珊 关健明 苏芬南

采写:陈袁 麦洁莹 唐静怡 罗韵 袁炯贤 梁雅媛 方晓林 谢小清 孔令旖 熊润淼 曾俊豪 张文嘉 

设计:欧阳静 罗锐 原毅 蔡沐晗 何欣 郭文哲

摄影:钟锐钧

视频:李嘉豪 伊凯文 刘施阳 吴泽嘉 实习生 刘畅 方骏祥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交流活动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