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5项赛事,比赛日期公布

南都N视频APP · 惠州大件事
原创2025-08-21 20:36

今日(8月2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惠州赛区新闻发布会举行,现场介绍了赛区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共承办5项赛事,包括十五运会跆拳道、滑板、轮滑以及残特奥会跆拳道、跳绳项目,赛事将于9月至12月陆续举行。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惠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惠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段致辉介绍,这是惠州历史上承接的规格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赛事。

图片

五大项目相继举行,残特奥会跆拳道赛事规模创历届之最

惠州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积极推进场馆改造、城市提升、氛围营造等多方面工作。

目前,惠州体育馆和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滑板场、轮滑场等场馆已完成改造并通过验收,新建碗池滑板场达国际标准。其中惠州体育馆经历了建馆20年来最全面的改造提升,不仅满足了举办高规格赛事需求,而且更好地服务于惠州市民,让群众健身运动有了更好的体验感。

赛事时间安排方面,十五运会竞体项目中,跆拳道比赛将于9月26日—29日在惠州体育馆举办;滑板比赛将于11月10日-11日在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滑板场举办。十五运会群体项目中,轮滑比赛将于10月16日-19日在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轮滑场和惠州体育馆举办。残特奥会跆拳道比赛将于9月10日-13日在惠州体育馆举办;残特奥会跳绳比赛将于12月9日-12日在惠州体育馆举办。

惠州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魏海勇介绍,本届残特奥会跆拳道赛事规模创历届之最,呈现出“三最”特征:一是覆盖面最广,共有来自23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的264名运动员参赛,较上届增加3支队伍、40余名运动员,香港队首次派队参赛;二是项目最丰富,新增竞技K44混合团体等项目;三是包容性最强,年龄跨度从12岁到52岁,并汇聚了残奥会金牌得主李羽洁、邵倩,以及全国锦标赛冠军刘路东、姚依楠等实力选手。

近20名惠州运动员代表广东参赛,全力备战全运

惠州籍运动员在本届全运会上的表现值得期待。据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钟亮介绍,惠州有近20名运动员代表广东省参加跆拳道、滑板、田径、马术等多个项目的比赛。

其中,跆拳道运动员张梦宇、王要锡都曾在国际运动赛场上展示实力,将分别代表广东在9月27日和9月29日参加男子+80kg和女子-67kg的跆拳道比赛。

广东省滑板队备战的12名队员全员进入决赛,陈烨、郑好好、潘家杰等7名惠州运动员将在全运赛场上奋力拼搏。

在残特奥会方面,惠州残疾人运动员也已取得优异成绩。在已举行的本届残特奥会自行车项目比赛中,惠州运动员获得1金1银1铜的好成绩。去年巴黎残奥会上,惠州残疾运动员何想、邱巧玲获得轮椅篮球铜牌。

科技赋能无障碍改造,全面提升赛事体验

惠州赛区在场馆无障碍改造中充分融入科技元素,为不同类别残疾人士提供便捷参赛体验。

针对视障人士,在主场馆观众、运动员、贵宾流线关键节点增设语音提示装置,与物理盲道协同构建起特殊的“数字盲道”。

针对肢残人士,创新开发场馆无障碍通行小程序,方便规划专属无障碍通行路线。

针对聋哑人士,提供远程手语服务,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呼叫手语老师进行实时翻译,有效打破沟通壁垒。

科技助残成果展也计划于9月10日至13日、12月9日至12日在惠州江北体育馆C馆二楼举办,现场将展示手语翻译系统、多功能站立电动轮椅等助残科技产品。

推动“全运兴城”,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五大行动

惠州坚持“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理念,将筹办赛事作为推动城市治理、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环境、激发城市活力的强大引擎,在城市风貌、交通、卫生、宣传、安全五大领域开展“五大行动”。

首先是积极推动城市风貌整体提升,聚焦惠城区“主赛场”的33条保障道路、4座桥梁、竞赛场馆周边环境及市内3条高铁线路沿线开展集中整治提升行动。惠州体育馆外围近6000平方米区域改造为集休闲、健身、学习、娱乐于一体的多元户外活动空间,成为市民畅享活力的新地标。

同时,惠州还推进交通枢纽优化、市容市貌整治等11项工程,整改市容问题105宗,拆除违规广告3036处,绿化养护面积超137万平方米,优化赛事路线10条,增设绿色通道,完成37处无障碍设施整改。

此外,还遴选设施完善、服务优质的接待酒店,并做好食材安全保障工作,选拔1128名志愿者,在比赛场馆周边设置110余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为运动员和群众提供引导、应急等服务。

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之都”,体育产业规模超200亿元

惠州借助办赛契机,全力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之都”。惠州山河湖海资源丰富,是天赋的户外运动场。近年来,惠州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户外运动基地,塑造临山、沿江、环湖、滨海户外运动休闲带。

惠州通过承办全运会系列比赛,提升全市竞技体育水平,完善15分钟健身圈,焕发全民健身运动热情,通过推动在公园、广场建设一批亲民、便民的轮滑、滑板场地,进一步擦亮惠州“滑板之城”品牌。

此外,惠州重点推动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创建全国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在最美旅游公路沿线的横河镇启动建设体育小镇,配套建设运动主题服务区、环湖绿道、青少年U系列户外运动区、徒步森林路径等。

同时还打造环西湖绿色休闲运动、惠州滨海运动、红花湖徒步骑行等户外运动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拥有体育制造实体近500家,形成了自行车、滑板、轮滑、滑雪、飞镖、网球、运动防护器材等的产业集群,涌现出了喜德盛自行车、萨瓦运动、杰诚滑板等一批业内享有盛誉的大型体育用品制造企业。

特别是滑板产业,惠州产业链高度集聚、国际竞争力显著,是全球高端滑板制造的重要基地。惠州将不断培育壮大体育产业,打造超200亿元规模的时尚运动制造产业集群。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李晓慧 实习生 黄素柔 通讯员 周盼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